方案分析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面臨的現狀和發展趨勢,指出,面對我國2020年以后乘用車百公里平均油耗降低到5升以下的嚴格油耗法規,開發新能源汽車技術是汽車能源動力系統可持續發展的唯一途徑。
從全球范圍看,以動力電氣化、結構輕量化、車輛智能化三大科技為核心的新能源汽車技術大變革,正在深入發展,未來5-10年,將迎來全球汽車產業重組和轉型升級的重要戰略機遇期。
總體看,我國新能源汽車整車和部分核心零部件關鍵技術尚未完全突破,產品成本和技術性能還不能完全滿足市場需求,社會配套體系不夠完善,產業化和市場化發展依然受到諸多制約。
從國際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來看,新型鋰離子電池和新體系電池技術發展迅猛,以新一代電力電子器件為基礎的電機驅動控制將在2020年實現規模產業化,智能化電動汽車技術下一個十年將有可能大大改變整個汽車工業格局,燃料電池汽車高端技術已開始進入市場。
與國際新能源汽車技術相比,我國技術研發雖然起步不晚、速度不慢,但基礎較弱,與國際領先水平相比仍有較大差距。我國作為一個完全開放的汽車市場,技術競爭壓力越來越大。
方案提出了2012-2020年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總體目標:實施新能源汽車“純電驅動”技術轉型戰略;完善電動汽車“三縱三橫”技術體系和新能源汽車研發體系,升級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技術平臺;抓住新能源、新材料、信息化科技帶來的新能源汽車新一輪技術變革機遇,超前研發下一代技術;到2020年,建立起完善的電動汽車動力系統科技體系和產業鏈。為2020年實現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500萬輛提供技術支撐。
重點任務設置分為四個層次、十二個模塊:基礎科學問題(面向電動化的能源科學、面向輕量化的材料科學、面向智能化的信息科學)、共性核心技術(動力電池與電池管理、電機驅動與電力電子、電子控制與智能技術)、動力系統技術(純電動力系統、插電/增程式混合動力系統、燃料電池動力系統)、集成開發與示范(基礎設施平臺、集成示范平臺、國際合作平臺)。
并將以上十二個模塊通過串并聯組合形成從基礎研究、重大共性關鍵技術攻關到應用示范的全鏈條貫穿的三條主線。分別是:面向純電動車汽車技術的創新鏈、面向插電/增程電動汽車技術的創新鏈、面向燃料電池汽車技術的創新鏈。
具體目標為:
轎車動力電池的單體比能量2015年底達到200瓦時/公斤,比2010年提高一倍;2020年達到300瓦時/公斤,總體水平保持在國際前三名以內;
驅動電機技術水平保持國際先進,電機驅動控制器比功率2020年比2014年提高一倍,趕上國際先進水平;
全面提升純電動汽車電氣化、輕量化、智能化、網聯化水平,小型電動轎車技術水平達到國際先進、市場化推廣達到國際領先;
形成中國特色插電式電動汽車主流技術路線、處于世界領先地位的著名品牌和主打車型;
燃料電池汽車技術取得突破,達到產業化要求,實現千輛級市場規模。
(責任編輯:admin)
商用無人機用新型鋰電池問世2017-01-20 16:55
|
如何防止鋰電池爆炸 斯坦?茖W家出新招2017-01-17 17:35
|
分子滅火器能防電池爆炸2017-01-16 10:42
|
萬鋼:解決電動車里程問題不能只靠加電池2017-01-16 09:56
|
續航提高兩倍 韓國光科院研發新型鋰電池2017-01-13 15:26
|
石墨烯與3D打印如何顛覆鋰離子電池行業?2016-12-29 15:22
|
改進型“鋅離子電池” 電池性能大幅提升2016-12-07 10:48
|
新發現:新型太陽能電池/織物/滴電流2016-12-06 17:21
|
開新能源車 不要虐電池2016-08-08 14:41
|
電池開發進入納米時代2016-08-08 13: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