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新能源汽車暗自調價 漲字背后是什么?

時間:2016-04-01 09:13來源:中國汽車報網 作者:西顧
點擊:
        對于市場環境尚未達到成熟階段的新能源汽車行業來說,價格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指標。在補貼政策正逐年退坡的背景下,消費者對于新能源汽車市場售價的敏感程度更加凸顯。
 
        在北京工作的鄭先生是一位駕駛北汽EV200半年有余的車主,作為一位力挺新能源汽車的消費者,他對國家新能源汽車產業十分關心,由于不滿足于這輛車眼下的續駛里程,自北汽EU260亮相廣州車展后,鄭先生便一直關注著它的動向:“價格相較燃油車更便宜是其攻占市場的優勢所在,但聽說今后國家和地方兩級補貼將退坡,如果一旦取消,電動汽車市場售價說不定將上漲。”
 
        鄭先生的擔憂不無道理。在補貼政策正逐年退坡的背景下,消費者對于新能源汽車市場售價的敏感程度更加凸顯。正是鄭先生擔憂的時候,他關注已久的這款車低調上調2000元市場指導價,調至25.69萬元。與此同時,作為高端車型的代表,特斯拉Model S也宣布將于下月起在中國區提高5萬~7萬元的官方指導價。接連兩則車價波動消息,觸動了不少潛在消費者的神經:也許國內電動汽車市場第一次漲價風即將到來?
 
■逆市漲價 實為技術提升
 
        自去年11月亮相廣州車展以來,北汽新能源EU260因續駛里程大幅提高而備受關注,北京北辰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中心原副總經理顏景輝訴記者:“盡管這款車尚未正式上市,但已有不少消費者申請預定,市場反應不錯。”盡管北汽新能源低調上漲車價,不少消費者仍對提價舉動提出質疑:終端價格雖然維持不變,實際上,從今年的財政補貼政策中可以看到,中央和北京市為續駛里程在250公里以上的車型多提供了2000元補貼。
 
         那么,事實是否果真如人們擔心的那樣,北汽新能源通過提高市場指導價變相侵吞補貼,“多收了三五斗”?北汽新能源股份公司副總經理、研究院院長王可峰告訴記者,目前他尚未清楚漲價一事,“據我所知很多消費者都已訂車。根據以往經驗,北汽新能源的EV160和EV200,都是加量不加價,所以除非性能有較大變化,比如電池的續駛里程增加,價格上不會出現波動。”
 
         隨后,記者從北汽新能源品牌總監金新處證實了調價原因。他說:“該款車從11月到今年3月,并未在市場大量投放,我們通過熱心車主與媒體朋友的試乘試駕,了解到他們的實際感受,在此期間針對用戶需求進行了一系列技術改進。”
 
         低溫充電一直以來是電動汽車的軟肋,金新告訴記者:“針對低溫時電池活性降低、充電電流過小導致的冬季充電困難,EU260在國內首次嘗試“低溫預加熱”技術,通過對電池先行加熱快速提升電池活性和充電電流。由于增加該項應用配置需要有過硬的技術實力,同時也會提升成本,因此目前的在售純電動車中還鮮有此配置。”
 
         按照北汽方面的介紹,除了低溫預熱系統,EU260還增加了一系列實用配置,例如航空式中央液晶顯示屏,夜視模式可以讓夜間駕車更安全,并為i-link系統增加了智能尋樁導航功能。
 
        “由于此次EU260調價正處在新一輪補貼政策出臺的節點,所以難免引起一番疑惑。”金新說。
 
        對于此次EU260因技術提升帶來的指導價上漲,北汽新能源管理部部長詹文章認為:“當前國內車輛性能越來越好、配置越來越高,如果價格維持不變,這對汽車廠是一種挑戰。另外,互聯網技術日益介入汽車領域,與新能源汽車又是最好的結合點,因此成本上的變化將是不可避免的。”
 
■補貼退坡 車企壓力大
 
       當前,補貼退坡成為事實。不少廠家打出了“政策退坡、企業自貼”的旗號維持原價,顏景輝說:“車企將該做法當做一種暫時性由頭或營銷點,也就是宣稱產品售價沒受到補貼退坡影響,繼續維持原價。實際上并不是車企自身實實在在地拿出真金白銀填補上補貼空缺,而是通過提高續駛能力,來滿足國家補貼中并未降低的區間份額。”
 
       由于現行鼓勵政策中對續駛里程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對比今年和去年的補貼政策不難發現,國家為續駛區間在250公里以上車型提供的補貼不減反增,眾多車企由此紛紛在提高車輛續駛能力上下工夫。
 
      “在新補貼政策下,廠商都是通過提高續駛能力和配置的途徑,來繼續爭取到國家沒有減少的那部分補貼并保持售價,既沒讓消費者承受負擔,同時也沒有通過犧牲企業利潤來維持銷量。正是如此,我們看到盡管EU260市場指導價上調2000元,但實際終端價格并未變動。”顏景輝說。
 
       詹文章表示,補貼政策年度調整的確是影響此次調價的重要背景,但他同時也說到:“此次漲幅與國家退坡幅度相比尚屬小額,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講,新能源汽車的成本和售價正處于一個比較敏感的節點。”
 
        對于市場環境尚未達到成熟階段的新能源汽車行業來說,價格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指標。顏景輝談到:“如果在同類競品中不具優勢,恐怕會失去部分消費者,因此廠家應慎重考慮,避免營銷受到影響。北汽此次調價,想必傳達出了對市場預期的強烈自信。”
 
■進口品牌也要上調價格
 
         實際上,對市場預期表現出自信態度的車企并不只有北汽新能源。
 
         盡管與國內補貼政策毫無干系,但由于受人民幣貶值影響,近期特斯拉也不約而同地宣布上調中國區售價。記者向特斯拉中國公共關系總監陶融證實了此次漲價原因確為匯率浮動。
 
        陶融說:“因為特斯拉采用全球統一的價格,所以具體漲幅會依據相應計算方法,總的原則是根據匯率的調整。”
 
        一直以來,特斯拉都是采用訂單式生產,從客戶交付訂金到提車完成尾款交付這一過程,需要幾個月時間,而這期間人民幣所產生的貶值,也會對整車廠帶來成本消耗。陶融談到:“特斯拉根據匯率調整價格并不是第一次,去年下半年,我們同樣受美元匯率影響,進行了幅度約3萬~5萬美元的漲價。此外我們在全球范圍內也進行過價格調整,因此這中間的流程是較為成熟的,各方面都在可控范圍之內,我們有能力把控成本。”
 
        價格上調是否意味著市場空間面臨萎縮?眾所周知,特斯拉一直走高端路線,陶融說:“實際上與特斯拉相匹配的一些豪華車品牌在國內也出現了加價現象,不同的是特斯拉的加價一直非常透明,與我們同等的價位的豪華車品牌在國內的售價可能比美國市場貴出一兩倍,因此可以說,我們因匯率調整價格是根據一視同仁的原則,并沒有額外加價;汽車行業的總體價格都處在下行趨勢,但是在新能源汽車方面卻呈現蓬勃發展的狀態,經過過去一兩年的調研與宣傳,其性能以及直營模式特點逐漸被消費者認知,所以我們的銷售業務從去年以來一直呈現飛速發展。”
 
■漲與降皆是市場行為
 
       盡管進口與國產新能源汽車的調價原因各不相同,消費者對汽車價格的關切程度卻是相同的。詹文章談到:“當前,包括日產第二代Leaf、通用第二代Volt、特斯拉Model S、Model X 等世界范圍內的第二代新能源汽車已經陸續登臺,相對于以100~200公里為續駛里程的第一代新能源汽車,不少車型的續駛能力紛紛提到兩三百公里甚至更高,這其中應用了大量的高科技電池技術,因此我們面臨著價格調整的迫切要求和壓力,如果還維持以往售價,車企必將面臨虧損。在此情況下,各車廠都會采取適當措施,測試一番消費市場對車輛性能、價格等各方面的敏感程度。”
 
        實際上,從北汽新能源自身產品結構看,此次調價并未涉及其量產款車型EV160及EV200。顏景輝表示:“由于EU260剛上市,其產銷還未呈現一定規模,因此我認為北汽新能源的全面調價階段尚未到來。另外,每家企業都有自身特點,會根據自身收入、利潤以及投入產出比來制定價格,利用價格杠桿作出你升我降的反應也不無可能,因此國內整體市場不一定會發生普遍漲價的現象。”
 
        詹文章表示:“當量產達到一定規模后,價格隨之下降的汽車產業規律不會改變,無非是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一些波折。實際上國內新能源汽車廠通過這兩年的摸索,更加清楚地看到了市場需要什么樣的新能源車型,所以我認為此次漲價實際上是向市場釋放了一個信號,那就是我們要制造更好的新能源汽車。”
 
(責任編輯:admin)
文章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中國電池聯盟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國電池聯盟)”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
QQ:503204601
郵箱:cbcu@www.astra-soft.com
猜你喜歡
  • 2017年2月新能源汽車銷售同比增長30.3% 

    2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均完成1.8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5.5%和30.3%。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5萬輛和1.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2.3%和49.5%;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0.26萬輛和0.37萬輛,同比分別下降33.5%和12.4%。 1-2月,新能源汽車累計生產和銷售
    2017-03-14 17:25
  • 首批新能源車用戶陷困局

    新能源汽車一直以養護費用、使用成本比汽油車低,吸引消費者購買。從2009年新能源汽車大力補貼開始計算,不少首批新能源車車主的純電動汽車或插電混動車使用期限已經超過6年,也過了當初廠家承諾的質保期。近日,記者接到不同品牌新能源車車主的反映:新能源
    2017-03-13 14:09
  • 新能源車結構性產能過剩凸顯 動力電池產能是需求量7倍

    目前,在新能源客車、貨車領域,企業已經出現了結構性的過剩苗頭,動力電池高端產能不足、低端產能過剩的問題進一步加劇。1月14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在電動汽車百人會上如是說。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此前印發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
    2017-01-22 14:23
  • 中國停建100多座火電廠控霧霾 轉向新能源項目

    美媒稱,中國政府近日宣布,取消興建100多座火力發電廠的計劃,試圖讓該國擺脫堪稱最臟發電形式的同時,控制該領域的投資失控和浪費現象。 美國《紐約時報》網站1月20日刊登題為《控霧霾遏產能 中國取消103個火力發電項目》的報道稱,本周,中國國家能源管理
    2017-01-22 14:15
  • 由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引發的思考:繁榮背后的隱患

    剛剛結束的電動車百人會論壇人氣頗旺,可以明顯看到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火爆和亢奮。在慶祝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電動車市場的同時,我們不能忽視當前產業政策和企業發展導向所帶來的隱患。 產業政策拉動的弊端 過去二十多年來,基本上每一次政府大規模的產業
    2017-01-19 14:58
  • 搶奪汽車下一個制高點:無人駕駛時代五年內到來?

    1月14日,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在北京召開,其中無人駕駛汽車成為一大議題。目前無人駕駛汽車的發展還處在初級階段,雖然各國在無人駕駛技術的發展路線上有所區別,但對技術的最終目標的定義基本一致。 當天,科技部部長萬鋼表示:近幾年來,世界各國都在高
    2017-01-17 17:50
  • 搶奪汽車下一個制高點:無人駕駛時代五年內到來?

    1月14日,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在北京召開,其中無人駕駛汽車成為一大議題。目前無人駕駛汽車的發展還處在初級階段,雖然各國在無人駕駛技術的發展路線上有所區別,但對技術的最終目標的定義基本一致。 當天,科技部部長萬鋼表示:近幾年來,世界各國都在高
    2017-01-17 17:37
  • 財政部:新能源車配套補貼細則不能保護落后

    新的財政補貼政策明確,在保持2016年至2020年補貼政策總體穩定的前提下,調整完善補貼方法,改進資金撥付方式,提高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門檻,建立健全監管體系。 去年12月底,業界翹首以盼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新政終于落地。1月14日,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副司長宋秋
    2017-01-16 10:34
  • 工信部部長苗圩:提高技術準入門檻,嚴防新能源汽車及產品低水平

    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已經做到全球領先,技術水平在顯著提升,產業體系基本建立,企業競爭力得到了顯著增長。在1月14日的電動車百人會2017年論壇上,工信部部長苗圩在談及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時指出。 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和提升首先體現在連續
    2017-01-16 09:24
  • 用生態能源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 黃標車即將一去不復返

    霧霾再次鎖京城,而且此番霧霾肆虐京津冀地區似乎比以往來得更準時,同時也第一次引起了環保部與北京市兩大關鍵部門的協同響應。盡管國家環保部部長陳吉寧和北京市代市長蔡奇都主動面向媒體,進行了坦承的溝通與交流。但揮之不去的霧霾和北京這個冬天的灰色記
    2017-01-13 16:05
專題
相關新聞
  • 2017年2月新能源汽車銷售同比增長30.3% 

    2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均完成1.8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5.5%和30.3%。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5萬輛和1.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2.3%和49.5%;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0.26萬輛和0.37萬輛,同比分別下降33.5%和12.4%。 1-2月,新能源汽車累計生產和銷售
    2017-03-14 17:25
  • 首批新能源車用戶陷困局

    新能源汽車一直以養護費用、使用成本比汽油車低,吸引消費者購買。從2009年新能源汽車大力補貼開始計算,不少首批新能源車車主的純電動汽車或插電混動車使用期限已經超過6年,也過了當初廠家承諾的質保期。近日,記者接到不同品牌新能源車車主的反映:新能源
    2017-03-13 14:09
  • 新能源車結構性產能過剩凸顯 動力電池產能是需求量7倍

    目前,在新能源客車、貨車領域,企業已經出現了結構性的過剩苗頭,動力電池高端產能不足、低端產能過剩的問題進一步加劇。1月14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在電動汽車百人會上如是說。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此前印發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
    2017-01-22 14:23
  • 中國停建100多座火電廠控霧霾 轉向新能源項目

    美媒稱,中國政府近日宣布,取消興建100多座火力發電廠的計劃,試圖讓該國擺脫堪稱最臟發電形式的同時,控制該領域的投資失控和浪費現象。 美國《紐約時報》網站1月20日刊登題為《控霧霾遏產能 中國取消103個火力發電項目》的報道稱,本周,中國國家能源管理
    2017-01-22 14:15
  • 由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引發的思考:繁榮背后的隱患

    剛剛結束的電動車百人會論壇人氣頗旺,可以明顯看到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火爆和亢奮。在慶祝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電動車市場的同時,我們不能忽視當前產業政策和企業發展導向所帶來的隱患。 產業政策拉動的弊端 過去二十多年來,基本上每一次政府大規模的產業
    2017-01-19 14:58
  • 搶奪汽車下一個制高點:無人駕駛時代五年內到來?

    1月14日,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在北京召開,其中無人駕駛汽車成為一大議題。目前無人駕駛汽車的發展還處在初級階段,雖然各國在無人駕駛技術的發展路線上有所區別,但對技術的最終目標的定義基本一致。 當天,科技部部長萬鋼表示:近幾年來,世界各國都在高
    2017-01-17 17:50
  • 搶奪汽車下一個制高點:無人駕駛時代五年內到來?

    1月14日,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在北京召開,其中無人駕駛汽車成為一大議題。目前無人駕駛汽車的發展還處在初級階段,雖然各國在無人駕駛技術的發展路線上有所區別,但對技術的最終目標的定義基本一致。 當天,科技部部長萬鋼表示:近幾年來,世界各國都在高
    2017-01-17 17:37
  • 財政部:新能源車配套補貼細則不能保護落后

    新的財政補貼政策明確,在保持2016年至2020年補貼政策總體穩定的前提下,調整完善補貼方法,改進資金撥付方式,提高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門檻,建立健全監管體系。 去年12月底,業界翹首以盼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新政終于落地。1月14日,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副司長宋秋
    2017-01-16 10:34
本月熱點
  • 注冊資本近1.15億元!兩巨頭成立電池回收企業

    近日,廣州優美再生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州優美)正式成立,公司由優湃能源科技(廣州)有限公司與格林美集團下屬武漢動力電池再生技術有限公司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動力再生)攜手打造。 據了解,廣州優美注冊資本約1.15億人民幣,經營范圍含化工產品銷售
    2024-04-16 10:29
  • 寧德時代、科達利、特斯拉等發力這一新賽道!

    4月22日,科達利發布公告稱,公司與臺灣盟立臺灣盟立、臺灣盟英擬共同投資深圳市科盟創新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圳科盟)并簽署《投資合作協議書》。深圳科盟并簽署《投資合作協議書》。深圳科盟注冊資本擬為人民幣1億元,其中公司以現金方式投入人
    2024-04-24 10:11
  • 續航里程1000公里!寧德時代發布神行PLUS電池

    4月25日,在2024北京車展上,寧德時代舉行乘用車新品發布會,發布神行PLUS電池,續航里程1000公里。同時,充電10分鐘可續航600公里。
    2024-04-25 17:53
  • 天奇股份牽手長安汽車 共同打造動力電池全生命周期產業鏈閉環!

    天奇股份4月18日公告,擬與中國長安、長安汽車共同投資設立合資公司,并以合資公司為主體合作開展電池回收、梯次利用及再生業務。目標打造成為西南區域領先的電池回收標桿企業。 合資公司的注冊資本為1.8億元,其中公司擬出資8820萬元,持有合資公司49%的股
    2024-04-19 08:42
  • 50億元!這家公司擬在摩洛哥投建鋰電池負極材料項目

    4月26日晚間, 中科電氣 發布公告,宣布公司計劃通過其控股子公司湖南中科星城石墨有限公司,在中國香港或其他海外地區新設全資子公司, 以間接投資方式設立摩洛哥項目公司,實施一項年產10萬噸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基地項目 。 據了解, 項目計劃總投資
    2024-04-29 18:25
  • 全固態電池三大技術路線,誰將最終勝出?

    近年來,憑借高密度、更安全性、壽命長等優點,被認為是“最具潛力的下一代鋰電池技術”的固態電池受到市場關注,最新消息不斷。
    2024-04-22 18:17
  • 鋰礦龍頭一季度預虧超36億元,收深交所關注函!

    4月23日晚間,天齊鋰業發布業績預告,預計今年第一季度同比由盈轉虧。 同日晚間,深交所對天齊鋰業下發關注函,要求其結合主營業務開展情況、產品產銷量、產品價格等,分析2024年一季度虧損較2023年四季度大幅增加的原因,并說明是否存在持續虧損風險等。 鋰
    2024-04-25 09:30
  • 又有車企公布全固態電池量產時間!

    當地時間4月16日,日產汽車公開全固態電池試生產線的預定設置場所,在生產發動機等的橫濱工廠建筑內確保了約1萬平方米空間,為搬入設備推進施工。 日產計劃2025年3月開始生產全固態電池,目標2028年度實現量產。據日產介紹,全固態電池的能量密度是傳統鋰離
    2024-04-18 08:43
歡迎投稿
聯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www.astra-soft.com
發送郵件時用@替換#
電話:010-56284224
在線投稿
企業微信號
微信公眾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上悠亚电影全集免费|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岳|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一区 | 国产丝袜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久久精品亚洲精品国产欧美| 国产精品亚洲自在线播放页码| 欧美xxxxx喷潮|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网站| 亚洲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91麻豆精品在线观看|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久久久| 国产香蕉一本大道| 亚洲噜噜噜噜噜影院在线播放| 手机看片你懂的| 朝鲜女人性猛交| 国产成人啪精品视频免费网 | 欧美黑人疯狂性受xxxxx喷水 | 欧美一级视频在线高清观看| 国产精品66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黄色一级片在线看| 日本精品αv中文字幕| 国产一级毛片大陆| 三上悠亚国产精品一区| 狠狠色综合一区二区| 国产色丁香久久综合| 亚洲AV第一成肉网| 高h视频免费观看| 扒美女内裤摸她的机机| 免费被靠视频动漫| 97青青草原国产免费观看| 欧美一级视频免费看| 国产人妖chinats| 两对夫妇交换野营| 狠狠色综合久久婷婷|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三级 | 国产欧美久久久精品影院| 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交换配乱婬视频| 三男三女换着曰| 欧美高清老少配性啪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