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從湖北省襄陽市汽車產業辦公室獲悉,今年1~6月,該市生產新能源汽車2150臺(含底盤),超過去年全年的230臺;實現產值22.68億元,同比增長55.02%。同時,該市共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927臺,從公交車到環衛車、物流車、私家車和公務車,推廣應用領域不斷拓寬。
“在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過程中,充分發揮質監部門的職能作用,有助于提升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的管理水平和產品質量,也有助于提升整個行業的核心競爭力。”襄陽市汽車產業辦公室有關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在襄陽市政府印發的《關于加快襄陽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中,明確由市質監局牽頭負責的就有兩項。即:加快“湖北省新能源汽車標準創新聯盟”建設,形成跨行業、跨區域的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和標準聯盟,指導企業積極參與國際、國家和行業標準的制(修)訂,提高產品標準化和市場化程度,搶占“標準制高點”,形成競爭的“軟實力”;加快“襄陽新能源汽車監控中心”建設,完善襄陽新能源汽車檢驗檢測平臺,促進新能源汽車企業改進和產品質量提升,提高安全運營能力。
“技術標準是市場競爭的話語權。要走在世界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前列,要搶占世界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制高點,就必須有自己的、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技術標準,而這點恰恰是襄陽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短板。”襄陽市質監局局長陳樂一介紹說,為補齊短板,該局從標準服務入手,牽頭組建了湖北省新能源汽車標準創新聯盟。駱駝蓄電池、東風旅行車公司等28家企事業單位和部分高校、科研機構參與其中,推動了該市新能源汽車行業標準研發和應用。該聯盟于今年7月獲省質監局批準,成為湖北省5個省級產業聯盟和循環經濟標準化試點之一。目前正在推進4項重點工作。一是制定新能源汽車標準化聯盟建設規劃,加快建立有利于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標準體系;二是建立完善新能源汽車質量標準與聯盟規范,擴大新能源汽車標準覆蓋范圍,重點企業和關鍵領域實現全覆蓋;三是加強標準化人才的培養與引進,滿足聯盟戰略對人才的需求;四是建立與全國標準化組織的工作對接機制,積極參加標準化活動,主導或參與制定一批地方標準乃至行業標準和國家標準。同時,該局還在全省率先建成了數字標準館,免費為企業提供標準化信息檢索、流程管理、體系管理等服務,實時跟蹤新能源汽車產業最新的國際國內標準動態。
在檢驗檢測服務方面,正在建設的襄陽市檢測認證產業園,是集研發設計孵化、檢驗檢測認證、標準研修、培訓考試、會展會務五大功能平臺于一體、全產業鏈的“國家公共檢驗檢測平臺示范區”、“國家檢驗檢測高技術服務集聚區”。建成后,將有100家以上檢測認證相關企業入駐。其中就有由襄陽市質監局主導建設的國家動力電池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國家汽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和國家汽車零部件重點試驗室,加上正在建設的襄陽新能源汽車監控中心,使得襄陽成為全國唯一具備新能源汽車整車、動力電池、零部件全產業鏈檢測能力的城市,也是全國唯一具備新能源汽車研發、生產、運行全過程數據分析能力的城市。
認證認可是企業和產品走向市場、走出國門的通行證,可以有效減少貿易壁壘,降低貿易風險,特別是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必須通過強制性認證才能進入市場。目前,襄陽市質監局已引進4家認證機構在該市設立辦事處。同時,正在與瑞士SGS、南德TüV、法國BV等一批國際頂級檢測認證公司洽談合作。襄陽市汽車行業已取得認證證書(3C)883張,主要包括車燈、玻璃、底盤、門鎖、整車等。
東風襄陽旅行車公司是一家輕型客車專業化生產企業。該企業先后投入上億元進行純電動車研究。從電池絕緣、穩定電機,到優化整車設計,逐個攻克技術標準難題,公司先后獲得了17項國家專利,成為中國第一個取得純電動和混合動力汽車生產資質的企業。
據悉,動力電池是新能源汽車的心臟,成本約占整車的50%,也是技術門檻最高、利潤最集中的部門。經過多年自主研發,襄陽高新青山電動車公司青山能源研究所研制出《磷酸鐵釩鋰電池技術標準》,國家動力電池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等相關國家質檢中心,積極為其提供檢測技術服務,30項檢測合格率達到100%。
(責任編輯:admin)
工信部部長苗圩:新能源汽車政策沒有歧視外資2017-03-13 14:46
|
投資占到全球總量1/3 中國新能源領跑全球2017-01-19 15:07
|
中興通訊跨界布局新能源汽車 目標千億產值2017-01-19 14:42
|
4年內賣出40萬臺新能源,這只是大眾的小目標2017-01-18 17:49
|
河南省新能源汽車加速快跑 累計推廣應用13579輛2017-01-16 10:20
|
河北保定老市區內公交已全部升級為新能源車2017-01-12 16:46
|
上海新能源汽車推廣突破10萬輛、產值突破百億 躍居全球擁有量最2017-01-04 13:41
|
中國2016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冠軍花落誰家?2016-12-30 15:13
|
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有望占全球總量的40%2016-12-29 16:24
|
30億的鋰電池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項目落戶大冶2016-12-27 18: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