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專家炮轟中國新能源車政策:一點也不環保

時間:2016-02-19 09:10來源:證券日報 作者:西顧
點擊:
 
  在今年1月份舉行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2016論壇”上,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透露,2009年-20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量累計達到49.7萬輛,這表明我國接近完成《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提到的“到2012年時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累計產銷量力爭達到50萬輛”的階段性目標。
 
  面對下一個“到2020年時產能達200萬輛、累計產銷量超過500萬輛”的最終目標,政策制定者雖倍感壓力、但也是樂見其成。但關于我國將新能源汽車限定在“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以及由此制定的補貼政策爭議不斷,關于“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是否真能達到“節能減排”作用的爭論卻也是從未停息。
 
  近日,日本汽車技術專家、馬自達創馳藍天技術之父人見光夫再次向電動汽車開炮,“如果按照現在的發電方式進行計算,(從CO2減排的角度)電動汽車幾乎沒有意義”。他通過長達50頁PPT系統闡述了自己的觀點,在現有的發電方法不改變的前提下,將內燃機的實際油耗改善大約25%,CO2排放量就能達到與電動汽車相同水準。
 
  北航交通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徐向陽向記者表示,如果是從節能減排角度出發,有關部門最好不要限定技術路線,尤其現在針對電動汽車的補貼標準按照續航里程并不科學,實際上以耗電量作為國家補貼標準較為恰當。
 
  人見光夫同樣對各國汽車產業政策中以“排放量交稅”的方式不滿:“大排量高稅金這種稅制是低成本油耗改善及Nox削減的大障礙”。他認為,應該在汽車燃油上漲價,政府增加燃料稅,自然個人就會選擇燃油性能好的車,企業也會朝著這方面努力。
 
  人見光夫話有所指,實則還是對各國新能源汽車政策的不滿。“至今還拿陳腐表現極差的測試油耗對比本身就是錯誤,內燃機的實際油耗完全可以達到與電能消耗同水準,推廣電動汽車就需要降低發電時的二氧化碳排放,所需社會成本的性價比怎樣呢?”
 
  汽車行業知名評論員汪云青認為,我國推廣新能源車,并不完全是從減排和經濟角度出發,還有一個更重要的考量,就是可持續性,我國汽車發展路徑的主線是“內燃機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車”。
 
  而我國政府在制定《規劃》時并沒有給出一個新能源汽車銷售占比相當夸張的數據。
 
  發電方式不變
 
  電動汽車解決不了污染問題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2015年全年新能源汽車銷售331092輛,毫無爭議成為世界第一大新能源汽車市場。在科技部部長萬鋼肯定我國近年來取得新能源汽車發展成績的同時,國內車企們也紛紛發布2016年及十三五新能源汽車發展目標,比亞迪甚至提出未來三年的目標是實現新能源汽車銷量每年翻一倍,上汽則宣布將在未來五年累計投入200億元,投放30款以上全新產品,以保持自己的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領先優勢。
 
  從大力發展和推動電動車之時,業內人士對于國內不少車企忽視傳統汽車技術創新的批評就沒有中斷過。當跨國汽車公司在發動機技術、輕量化技術、智能技術等傳統汽車上都有突破性進步時,國內車企在這些方面卻相形見絀,似乎差距在擴大。國內車企當真寄希望通過新能源汽車實現彎道超車的夢想?
 
  “國內電動汽車都是在傳統車型上改,加上電池,車身發生變化,懸架和轉向都要重新調校,車的性能肯定不行,現在市面上賣的電動汽車感覺不好,底盤沒有按照電動汽車邏輯來設計,懸架參數都是要有變化的,”徐向陽對此表示憂慮,看看寶馬i3、特斯拉電動汽車體現出來的技術實力。
 
  人見光夫甚至對于各國發展電動汽車政策方向不屑一顧,“如果按照現在的發電方式進行計算,(從CO2減排的角度)電動汽車幾乎沒有意義”,“在發電方面中國政府會采取什么樣的對策來盡量削減二氧化碳的排量,如果沒有什么對策的話,二氧化碳的排量一定只會增加不會減少,而且即使做了這些電動汽車,顧客也不會購買”。
 
  人見光夫以數據說話,根據德國ADAC的實際測試結果,搭載2.0升創馳藍天發動機的MAZDA 3的實際工況油耗為每百公里5.2升,“從油井到車輪”的全程CO2排放水平是14.8kg/100km,而同級電動車實際工況下平均一百公里電耗是21.2kWh,按照0.5kg CO2/kwh的世界平均發電時CO2排放水平折算,該車“從油井到車輪”的CO2排放水平為10.6kg/100km,再考慮到鋰離子電池的生命周期,實際CO2排放水平應為11.6kg/100km;如果按照日本現在的發電方式進行計算,電動汽車幾乎沒有意義,與2011年福島地震前相比,2015年發電二氧化碳排放增加大約15%,所以只要改善內燃機就可以輕松超越電動汽車。
 
  根據人見光夫提供的世界各國單位發電量二氧化碳對比表,中國僅次于印度,0.77kg.co2/kwh,以火力發電為主的中國電動汽車實際產生的排放可能還高于汽油車。人見光夫認為,在現在的發電方法不改變的前提下,將內燃機的實際油耗改善大約25%,就可以實現二氧化碳排放量與電動汽車同水準。
 
  要想節能減排
 
  可提高燃料稅
 
  假設當前不發展電動汽車,內燃機又有多少提升空間呢?人見光夫告訴記者,“為了對應歐洲2020年95g左右的排放法規,我們會在2020年實現大約改善30%燃油效率。通過停缸、可變氣門升程、米勒循環、可變壓縮比、稀薄燃燒等技術的應用,第二代創馳藍天發動機將實現20%以上的燃效提升,第三代創馳藍天發動機的燃效更將實現在現有發動機基礎上30%以上的提升”。
 
  根據當前汽車工業發展情況,他認為,到2020年基礎發動機(內燃機)仍是主流,iSTOP智能怠速停止系統、能量再生、油電混合動力、插電式混合動力、純電動汽車市場份額或有所增長,但幅度都不會太大,特別是純電動汽車與插電式混合動力技術使用范圍依然有限。
 
  假設不考慮排放問題,單純從消費角度買電動汽車是否劃算呢?他表示,按照德國的電費與汽油價格比較:C級電動汽車的實際電耗是21.2KWh/100km,實際使用成本是6.18歐元,而2015年汽油價格是1.28歐元/L,C級創馳藍天發動機汽車的實際油耗是5.2L/100km,實際使用成本是6.66歐元,二者相差不大,“目前電動汽車還很少就已經是這種狀態,如果綠色發電稅增加的話,油/電費用就會換位,使用PHEV的人們還會充電嗎?”
 
  要想真正達到節能減排作用,又該如何做呢?“現在世界各國采用的辦法都是增加稅金,但我希望不是在稅金上采取對策,而應該在燃料上采取對策,讓燃料漲價,在燃料上加稅金,比如對汽油加汽油稅之類的,這樣大家就會去買真正的燃油性能比較好的車”,人見光夫告訴記者。
 
  徐向陽認為,我國各項補貼政策就是為了節能減排,油耗低、碳排放低,耗電低就該享受稅收優惠政策,過去汽油車理論上排量越低排放越少,現在要修正政策,還是回到本位上去,不要以排量為標準,應該以油耗為標準。
 
  國家補貼
 
  應支持汽車技術進步
 
  人見光夫也承認,考慮到可以用再生能源來發電,即使考慮全程碳排放,內燃機汽車也是無法和電動車相提并論的。當前,我國也正在積極調整能源結構,減少火力發電,發展核電、水電、風電、太陽能等多種發電形式。根據2015年國電電力數據,火電企業發電量同比下降10.12%,水電企業和風電企業發電量都呈現兩位數增長。
 
  根據《規劃》,擬到2020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生產能力達200萬輛、累計產銷量超過500萬輛。業界人士普遍預測,到2020年中國汽車產能將達4000萬輛,新能源汽車產能屆時也僅占比5%。但我國能源結構調整能否跟得上新能源汽車產能擴張的步伐呢?
 
  面對仍占據絕對市場的傳統汽車市場,我國政府又如何指導其發展的呢?根據《規劃》,到2020年,當年生產的乘用車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5.0升/100KM,節能型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降至4.5升/100KM以下。從2015年到2020年,工信部為當年生產乘用車設立的平均油耗目標分別為一百公里6.9升、6.7升、6.4升、6升、5.5升和5升。另外,傳統汽車排量越大繳稅越多,有關部門針對1.6L以下車型實施為期一年兩個月的購置稅減半政策。
 
  對此,人見光夫認為,大排量高稅金這種稅制是低成本油耗改善及Nox削減的大障礙,“出現新環境技術時,不要用測試模式油耗來推算效果,而是要考慮實現環境改善時的狀態,應該檢證該技術是否切實可行”。
 
  徐向陽也認為,國家的補貼政策應該是支持技術進步的,2016年燃油限值是6.7L,假如設定低于油耗6.9L20%或30%的車型給予優惠補貼政策,不管是汽油車還是油電混動車,政府不要管技術路線。
 
(責任編輯:admin)
文章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中國電池聯盟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國電池聯盟)”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
QQ:503204601
郵箱:cbcu@www.astra-soft.com
猜你喜歡
  • 新能源專家精英聚首合川 探討汽車動力電池新突破

    重慶商報訊 國產新能源汽車所用的動力電池也能像特斯拉電動汽車的電池一樣,充一次電跑400至500公里,但做出來成本太高,市場接受不了。 前日,超威電源集團研究院院長在合川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高峰論壇上告訴記者,國產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發展重點在降低
    2016-05-22 13:35
  • 揭秘:日本為何能產出高質量電池?

    眾所周知,電池的技術水平大部分取決于材料的發展水平,出產高質量電池的國家材料產業的發展水平肯定也高。以鋰離子電池的出生地日本為例,在頂級材料水平的鋪墊下,日本幾乎所有新興動力電池(鋰離子電池、氫能源電池、液流電池等)的發展走在世界前列。而
    2016-04-15 09:32
  • 三元鋰電池被叫停 專家:單純認定其不安全并不科學

    事實上,在行業內,三元鋰電池和磷酸鐵鋰之間的爭議早已存在,只是1月底,工信部毫無征兆地出手讓很多人大感意外。 如果不是工信部的突然叫停,在電動車和電池行業之外,很少有人知道三元鋰電池是什么。事實上,在行業內,三元鋰電池和磷酸鐵鋰之間的爭議早
    2016-03-08 08:34
  • 日本專家炮轟中國新能源汽車政策,看看環保部作何回應

    如果要問現在最火熱的是什么車型? 新能源車肯定榜上有名。什么是新能源車?簡單說,就是不單純依靠內燃機作為動力,甚至完全取消內燃機動力的車型。換句話說,也就是現在眾多的混合動力車型和純電動車了。目前,美國、中國、德國、日本等諸多國家都有鼓勵研
    2016-02-22 11:04
  • 新能源汽車首付降至兩成 專家稱實際操作中早比兩成更低

    2月16日,中國人民銀行官網公布了中國人民銀行等八部委聯合發布的《關于金融支持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為意見)。該意見中指出,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在風險可控前提下,適當降低新能源汽車、二手車的貸款首付比例,合理擴大汽車消費信貸
    2016-02-19 08:47
  • 原工信部規劃司處長撰文“炮轟”北京新能源汽車政策

    16日,一篇名為北京拒絕混動車為何如此底氣十足?的文章被各家媒體和朋友圈瘋狂轉載,引起各個汽車廠商的高度關注。據記者證實,此篇文章出自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秘書長助理夏勝枝,刊登在其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網站的個人博客上。 據了解,夏勝枝曾任工信部規劃司
    2016-02-17 10:12
  • 新能源汽車高速成長須破四大難題 專家眾說紛紜

    數據顯示,前10個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增長了2.7倍和2.9倍,而且目前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增長快速。 新能源汽車發展迅速,但同時整個產業面臨包括充電設施建設滯后,動力電池產業布局系統性不足,補貼依賴嚴重等困難,在廣州國際汽車展期間舉辦的2015廣
    2015-11-23 08:26
  • 專家稱新能源汽車應實現多元化發展

    在油耗限值面前,無論是企業還是研究機構都在積極探索實現路徑,傳統能源車節能技術與新能源汽車的多元化發展成為業內關注焦點。 在汽車節能方面,長安汽車工程研究院總工程師汪正勝主張應該走多元化的發展路徑。汽車節能路徑應該是豐富多彩的,因為不同的環
    2015-11-02 14:04
  • 中國和日本在汽車領域的爭奪戰:電力vs氫燃料

    外媒刊文稱,中國在大力推廣使用電池作為電源的電動汽車,日本則更青睞氫燃料電池電動汽車。兩種電源技術誰能成為主流,將決定未來數十年汽車產業的格局。 豐田負責汽車動力技術的高管Koei Saga接受采訪 以下為文章全文: 亞洲兩大汽車重鎮中國和日本,在爭
    2015-10-29 09:33
  • 動力電池發展迎“黃金時代” 專家呼吁行業規范防止無序競爭

    對鋰電池企業共提出電池年產能不低于1億瓦時;正極材料年產能不低于2000噸;負極材料年產能不低于2000噸;隔膜年產能不低于2000萬平方米;電解液年產能不低于2000噸,電解質產能不低于500噸等14項要求。 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出現井噴式增長,直接結果是導致國
    2015-10-16 08:39
專題
相關新聞
  • 新能源專家精英聚首合川 探討汽車動力電池新突破

    重慶商報訊 國產新能源汽車所用的動力電池也能像特斯拉電動汽車的電池一樣,充一次電跑400至500公里,但做出來成本太高,市場接受不了。 前日,超威電源集團研究院院長在合川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高峰論壇上告訴記者,國產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發展重點在降低
    2016-05-22 13:35
  • 揭秘:日本為何能產出高質量電池?

    眾所周知,電池的技術水平大部分取決于材料的發展水平,出產高質量電池的國家材料產業的發展水平肯定也高。以鋰離子電池的出生地日本為例,在頂級材料水平的鋪墊下,日本幾乎所有新興動力電池(鋰離子電池、氫能源電池、液流電池等)的發展走在世界前列。而
    2016-04-15 09:32
  • 三元鋰電池被叫停 專家:單純認定其不安全并不科學

    事實上,在行業內,三元鋰電池和磷酸鐵鋰之間的爭議早已存在,只是1月底,工信部毫無征兆地出手讓很多人大感意外。 如果不是工信部的突然叫停,在電動車和電池行業之外,很少有人知道三元鋰電池是什么。事實上,在行業內,三元鋰電池和磷酸鐵鋰之間的爭議早
    2016-03-08 08:34
  • 日本專家炮轟中國新能源汽車政策,看看環保部作何回應

    如果要問現在最火熱的是什么車型? 新能源車肯定榜上有名。什么是新能源車?簡單說,就是不單純依靠內燃機作為動力,甚至完全取消內燃機動力的車型。換句話說,也就是現在眾多的混合動力車型和純電動車了。目前,美國、中國、德國、日本等諸多國家都有鼓勵研
    2016-02-22 11:04
  • 新能源汽車首付降至兩成 專家稱實際操作中早比兩成更低

    2月16日,中國人民銀行官網公布了中國人民銀行等八部委聯合發布的《關于金融支持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為意見)。該意見中指出,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在風險可控前提下,適當降低新能源汽車、二手車的貸款首付比例,合理擴大汽車消費信貸
    2016-02-19 08:47
  • 原工信部規劃司處長撰文“炮轟”北京新能源汽車政策

    16日,一篇名為北京拒絕混動車為何如此底氣十足?的文章被各家媒體和朋友圈瘋狂轉載,引起各個汽車廠商的高度關注。據記者證實,此篇文章出自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秘書長助理夏勝枝,刊登在其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網站的個人博客上。 據了解,夏勝枝曾任工信部規劃司
    2016-02-17 10:12
  • 新能源汽車高速成長須破四大難題 專家眾說紛紜

    數據顯示,前10個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增長了2.7倍和2.9倍,而且目前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增長快速。 新能源汽車發展迅速,但同時整個產業面臨包括充電設施建設滯后,動力電池產業布局系統性不足,補貼依賴嚴重等困難,在廣州國際汽車展期間舉辦的2015廣
    2015-11-23 08:26
  • 專家稱新能源汽車應實現多元化發展

    在油耗限值面前,無論是企業還是研究機構都在積極探索實現路徑,傳統能源車節能技術與新能源汽車的多元化發展成為業內關注焦點。 在汽車節能方面,長安汽車工程研究院總工程師汪正勝主張應該走多元化的發展路徑。汽車節能路徑應該是豐富多彩的,因為不同的環
    2015-11-02 14:04
本月熱點
  • 注冊資本近1.15億元!兩巨頭成立電池回收企業

    近日,廣州優美再生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州優美)正式成立,公司由優湃能源科技(廣州)有限公司與格林美集團下屬武漢動力電池再生技術有限公司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動力再生)攜手打造。 據了解,廣州優美注冊資本約1.15億人民幣,經營范圍含化工產品銷售
    2024-04-16 10:29
  • 寧德時代、科達利、特斯拉等發力這一新賽道!

    4月22日,科達利發布公告稱,公司與臺灣盟立臺灣盟立、臺灣盟英擬共同投資深圳市科盟創新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圳科盟)并簽署《投資合作協議書》。深圳科盟并簽署《投資合作協議書》。深圳科盟注冊資本擬為人民幣1億元,其中公司以現金方式投入人
    2024-04-24 10:11
  • 續航里程1000公里!寧德時代發布神行PLUS電池

    4月25日,在2024北京車展上,寧德時代舉行乘用車新品發布會,發布神行PLUS電池,續航里程1000公里。同時,充電10分鐘可續航600公里。
    2024-04-25 17:53
  • 天奇股份牽手長安汽車 共同打造動力電池全生命周期產業鏈閉環!

    天奇股份4月18日公告,擬與中國長安、長安汽車共同投資設立合資公司,并以合資公司為主體合作開展電池回收、梯次利用及再生業務。目標打造成為西南區域領先的電池回收標桿企業。 合資公司的注冊資本為1.8億元,其中公司擬出資8820萬元,持有合資公司49%的股
    2024-04-19 08:42
  • 50億元!這家公司擬在摩洛哥投建鋰電池負極材料項目

    4月26日晚間, 中科電氣 發布公告,宣布公司計劃通過其控股子公司湖南中科星城石墨有限公司,在中國香港或其他海外地區新設全資子公司, 以間接投資方式設立摩洛哥項目公司,實施一項年產10萬噸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基地項目 。 據了解, 項目計劃總投資
    2024-04-29 18:25
  • 全固態電池三大技術路線,誰將最終勝出?

    近年來,憑借高密度、更安全性、壽命長等優點,被認為是“最具潛力的下一代鋰電池技術”的固態電池受到市場關注,最新消息不斷。
    2024-04-22 18:17
  • 鋰礦龍頭一季度預虧超36億元,收深交所關注函!

    4月23日晚間,天齊鋰業發布業績預告,預計今年第一季度同比由盈轉虧。 同日晚間,深交所對天齊鋰業下發關注函,要求其結合主營業務開展情況、產品產銷量、產品價格等,分析2024年一季度虧損較2023年四季度大幅增加的原因,并說明是否存在持續虧損風險等。 鋰
    2024-04-25 09:30
  • 又有車企公布全固態電池量產時間!

    當地時間4月16日,日產汽車公開全固態電池試生產線的預定設置場所,在生產發動機等的橫濱工廠建筑內確保了約1萬平方米空間,為搬入設備推進施工。 日產計劃2025年3月開始生產全固態電池,目標2028年度實現量產。據日產介紹,全固態電池的能量密度是傳統鋰離
    2024-04-18 08:43
歡迎投稿
聯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www.astra-soft.com
發送郵件時用@替換#
電話:010-56284224
在線投稿
企業微信號
微信公眾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三级电影院| 精品久久久久香蕉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毛片真精品| 三年片免费观看大全国语| 束缚强制gc震动调教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乱码成人| 97精品在线视频| 98久久人妻无码精品系列蜜桃 | 亚洲图片欧美文学小说激情| 亚洲精品动漫免费二区|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亚洲欧美激情在线| 亚洲人成高清在线播放| 亚洲妇女水蜜桃av网网站| 亚洲天堂一级片| 亚洲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网站| 亚洲性猛交xx乱| 亚洲AV无码乱码麻豆精品国产| 中文字幕乱伦视频| 激情网站免费看| 综合色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av| jizzjizzjizz中国| 成年性午夜免费视频网站不卡| 久久国产精品女| 最强yin女系统白雪| 亚洲处破女AV日韩精品| 波多野结衣护士| 伊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线拍大陆久久尤物|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在线观看| 韩国精品一区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精品| 亚洲入口无毒网址你懂的| 国产精品无码无卡无需播放器| 91高清完整版在线观看| 在线欧美精品国产综合五月 | 97视频免费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