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市場:比騙補更令人震驚的“技術騙局”

時間:2016-04-11 11:28來源:汽車公社 作者:西顧
點擊:
         我國新能源汽車還剛剛處于起步階段,未來的發展具有巨大的不確定性,無論是哪個部委,都不可能預測未來的發展方向。在電動車續航里程和電池污染問題并沒有理想解決方案的前提下,這種針對具體產品的補貼方式,還有可能誤導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方向。
 
        “現在媒體報道的套取國家補貼,應該說是一種普遍的現象吧,只是程度有所不同而已。”陽明(化名)對“騙補”這個讓人觸目驚心的事情似乎見怪不怪。
 
         陽明現在在一所高校做汽車技術方面的教育和研究工作,而之前他在北京一家央企做電動汽車的技術顧問。“我覺得現在很多車企并不是在用心做研究,還是回學校專心做研究比較符合自己的想法。”有著博士學歷的陽明就這樣重新回到了學校,做起了研究和教育。
 
功利心造成的“技術騙局”
 
         陽明的困惑恰好折射出了新能源汽車發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利益與技術的博弈。
 
         近兩年,我國電動汽車呈現爆發式增長,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2015年我國生產和銷售新能源汽車34萬輛和33萬輛,分別同比增長3.3倍和3.4倍。規模位居全球第一。
 
         “去年的新能源客車銷量出現兩種怪現象,一是二線品牌銷量突飛猛進,二是一些瀕死的品牌起死回生。”在前不久的一個行業論壇上,一位業內人士表示:由于補貼政策的帶動,一些本不是政策鼓勵重點的車型發展迅猛。
 
         盡管新能源汽車的增長速度飛快,但在我國新能源汽車領域,有一個令人不解的現象:政府給予了新能源車種種利好政策,各種“技術創新”、“技術成果”也層出不窮,但是目前新能源車的推進進度卻極其緩慢,除了各種滿天飛的概念,很少有一輛能讓人開出去不用擔心半路沒電或者半路出故障的新能源汽車。
 
        早在2014年底,我國宣布進入或已經進入電動汽車領域的企業數量,就已遠遠超過了最早從事新能源汽車研發的日本。
 
        可是,中國的電動車企業們是否掌握了核心技術?他們是否有能力在電動車產業長期可持續發展?
 
        單從2015年11月純電動乘用車銷量排名來看,排名前17位的電動汽車絕大部分都是低速電動汽車,根本沒有什么技術可言。“習慣抄襲和模仿國外的東西,或者在原有的技術基礎上小修小改一下,就變成了一個‘重大的成果’,規模化生產后就能套取大量補貼,但這種東西實際上做的工作是很少的。”陽明認為,這就是為什么我們花錢真的不少,但是技術上始終和國外有很大差距。“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這就是‘技術騙局’。”
 
         陽明直言:即便是一些號稱掌握了“核心技術”的車企,可以說技術創新都是有限的。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這是因為國內很少有企業愿意投入大量時間金錢做一些‘前沿性’的探索研究,大多的所謂研究實際上是面子工程或項目的‘目的性’研究,都是因為出臺了一個任務或政策,就趕緊做出來。但這種研究究竟有多少創新性或者實驗性就不好說了。”陽明解釋說。
 
          關鍵技術上沒有取得突破,新能源車卻在短時間內集中井噴。“一家之前沒有聽過名字的電動車企業,在一年之內完成收購、廠房構建、產品下線,據說不久能拿到公告賣車,不快的話就趕不上補貼這班車了。”一次行業論壇上,一位行業人士說起這個發生在他身邊的事情時仍然憤怒不已。
 
          在誘人的補貼之下,很多企業按捺不住內心的躁動一哄而上,沒技術的、沒做過的,一夜之間就能推出一款打著新能源車口號的新車型。這些車,從研發到制造成型,經歷時間之短令人驚訝。即便是傳統汽車上市之前,也一定會經過大量的測試,但對于新能源汽車這樣一個還在研究探索當中的產品,卻可以在這么短的時間內紛紛上市。如此背景下生產出來的汽車能讓人放心出行嗎?
 
          “把車子造得跟兒童玩具車一樣還拿國家這么多的補貼。”一位中國品牌電動車主有吐不凈的苦水,且不說每天充電已經讓他煩心不已,還經常出現各種各樣的故障。
在某次新能源行業會議上,出現了這樣稍顯諷刺的一幕。主辦方特意邀請了幾名電動車車主,讓他們與生產企業面對面反饋交流意見。幾名車主在臺上大談他們對車輛安全、充電便利性以及人性化等各方面的要求,但臺下的車企們多數已經離席。相比白花花的國家補貼,顯然消費者的聲音對他們來說就沒什么吸引力了。
 
補貼新能源車還是補貼落后?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預計:2016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年銷量將達到70萬輛,為2015年的兩倍,甚至還有分析認為今年的新能源產銷將突破100萬輛。
 
          這樣的增長速度真是讓人難以置信,要知道在2013年的時候,國內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僅為1.7萬輛左右。
 
         “去年12月銷量激增,大家都趕在補貼減少前多拿補貼。”一名行業內人士對此表示,去年高達4倍的數字增長,有60%-70%左右是由第四季度達成,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政策補貼退坡預期帶來的產銷提前釋放。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對于新能源汽車這樣發展迅速的新興產業,目前已有的補貼政策依然過于粗線條,需要不斷細化。還有一些新能源研究者認為:如果是需要補,一定要補需方,不要補供方,因為需方和供方之間,中間隔著一個市場。
 
          而在陽明看來,目前這種補貼方式整個順序就顛倒了。“這樣的補貼是一個規模化的補貼,而不是對先進性進行補貼”。陽明認為,這樣讓不是很成熟的東西大規模的生產,不僅僅滋生了各種套取補貼的情況,實際上這樣做不是在讓技術往前發展,而是在補貼“落后”,也違背了產品的發展規律。
 
         北京一所高校的一位老教授也表示了同樣的看法:“如果我們新能源車企能夠不再依靠補貼,而是把著眼點放到研發新技術上,也許到那時候北京的天可以更藍一些”。
目前,我國的巨額財政資金補貼在新能源汽車的生產和購買環節,而美日德等國更重視補貼電動汽車產業鏈上游的研發環節。顯然,前者是政府部門在新能源推廣中居于主導地位,而后者把新能源汽車的技術路線、補貼方式等問題交給市場。
 
          “彎道超車喊了很多年,實際上是沒有超過去,與國外的差距還很大”。一位中國品牌汽車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這樣坦言道。
 
           產業引領科技,而不是科技引領產業。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怪相?“說穿了,這和一些車企追求短期利益的逐利思想密不可分。不管是國企還是民企,都把賺錢看做是企業的目標,這個并沒有錯,但是如果追求短期利益,勢必會造成技術上的欠缺,就更別談什么把社會責任看重了。”陽明對此顯得有些無奈,他說:像他這樣的技術人員更像是一個理想主義者,而企業經營者是一個現實主義者。
 
           可是,這些沒有太多技術創新的東西為什么會被批量生產甚至走向市場?“檢驗都是對成熟的產品,對創新是沒有標準的”。陽明解釋說,另外,我們國家汽車行業的管理都是重準入門檻,輕過程監管,不管是傳統車還是新能源汽車。
 
生產新能源車還是生產泡沫?
 
          “雖然有各級補貼,但對于我們這些認認真真做車的企業來說,這些補貼的費用實際上是遠遠不夠的,因為電池的成本就占了大頭。”記者在采訪一家主機廠新能源車負責人的時候就被這樣抱怨過。
 
          一邊是各種騙補被爆出,外界質疑新能源車補貼過度;另一邊卻是一些車企在大呼新能源車不賺錢,甚至是虧本賣。
 
          真相到底是什么呢?“制定補貼政策的時候,基本原則是把新能源汽車相對燃油車增加的成本部分能夠補足,當然可能還會差一點,但后來地方為了加快推廣的力度,就變成1:1的配套補貼,就超過了預想的數額。”一位行業研究人員表示。比如在上一輪新能源汽車補貼中,針對純電動乘用車,兩級政府補貼高達12萬元/輛,純電動客車則高達60萬元/輛。此外,還有購置稅免征,新能源公交營運補貼等鼓勵政策。
 
          “以目前的補貼來看,應該說電池等于是國家買單了。”陽明認為,實際上沒有國家補貼也能活下去,不然一些小的電動車廠是怎么存活下來的呢?這些廠生產兩三萬一輛的電動車,雖然車小但也五臟俱全,他們游走在政策的邊緣,沒有國家補貼,卻也照樣生存。
 
           為什么要補貼?是因為技術還不夠成熟,如果技術成熟了,造出來的車很好,自然就會有市場,就不需要補貼了。陽明說,對一些大型車企來說,他們其實不愿意轉型,因為過去傳統車的利潤很高,所以國家補貼也是為了鼓勵企業轉型來做新能源車。
 
           但是,我國新能源汽車還剛剛處于起步階段,未來的發展具有巨大的不確定性,無論是哪個部委,都不可能預測未來的發展方向。在電動車續航里程和電池污染問題并沒有理想解決方案的前提下,這種針對具體產品的補貼方式,還有可能誤導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方向。最為鮮明的一個對比就是:在日本已經停止研發純電動車的今天,中國所有汽車企業幾乎千篇一律地集中發展純電動車。
 
           新能源車的發展方向還存在這許多不確定因素,但花在上面的真金白銀卻已經不少。如此看來,國內車企是在努力制造新能源車還是在制造新能源車泡沫?飛速增長下的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究竟是一個巨大的機會還是一場美麗的謊言?這個問題值得深思。
 
(責任編輯:admin)
文章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中國電池聯盟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國電池聯盟)”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
QQ:503204601
郵箱:cbcu@www.astra-soft.com
猜你喜歡
  • 工信部部長苗圩:新能源汽車政策沒有歧視外資

    工信部部長苗圩在3月11日舉行的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記者會上稱,新能源汽車準入條件要求企業必須掌握全套的開發技術和制造技術,這個要求不只是針對外資企業,更不是強制要求外資企業把技術轉讓到中國來。我們對內外資企業都是一視同仁的。苗圩說。 苗圩
    2017-03-13 14:46
  • 國家電網2017年將建2.9萬電動汽車充電樁

    國家電網公司1月19日召開電網發展新聞發布會,公布了電力市場化交易等深化電力體制改革成果,并表示將繼續支持電動汽車、新能源發展。對于未來的投資計劃,國家電網表示,2017年將建設2.9萬個充電樁,到2020年建成12萬個充電樁;同時,國家電網表示將進一步深
    2017-01-20 17:10
  • 投資占到全球總量1/3 中國新能源領跑全球

    美國能源經濟和金融分析研究所日前發布報告稱,2015年,中國的新能源投資達到1029億美元,占全球投資總量的1/3。2016年,中國面向海外的新能源投資同比增長60%,達320億美元。 中國已成為全球新能源投資的穩定器,發揮著不可或缺的引領作用。 中國在新能源領
    2017-01-19 15:07
  • 中興通訊跨界布局新能源汽車 目標千億產值

    作為一家已有32年歷史的綜合通訊解決方案提供商,中興通訊正在全面布局新能源汽車業務。 這是中興通訊萬物互聯物聯網大戰略中的重要內容。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中興新能源汽車總經理馮海洲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目前中興通訊已全面布局動力電池
    2017-01-19 14:42
  • 中國和歐洲力推電動汽車 北美卻遭受阻力

    2016 年 12 月 27 日,四輪低速電動車標準工作組第二次會議在北京召開,四輪低速電動車的發展問題再度進入大眾視野,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新國標下電動車行業的未來走向。一部分觀點認為新國標像一把達摩克里斯之劍,電動車的身份博弈仍在繼續,另一部分觀點認
    2017-01-18 18:15
  • 北京核心區規模最大電動汽車快充站正式投運

    1月17日,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地下四層停車場,一個擁有100臺快充樁的電動汽車快充站正式投運,該站是目前首都核心區規模最大的電動汽車公共充電站點。 天橋藝術中心是首都文化新地標,周邊毗鄰自然博物館、天壇公園、陶然亭公園,人員密集、車流量大。該站點
    2017-01-18 17:58
  • 4年內賣出40萬臺新能源,這只是大眾的小目標

    2016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售總共50萬輛,也算是為前幾年的新能源成果做了一個圓滿收官。 作為汽車大戶的大眾汽車,也趕在了這個風口宣布:將在2020年實現在華的銷售40萬輛新能源汽車,2025年實現150萬輛的目標。雖然目前大眾已經在車展上亮相了兩款大眾概念車型
    2017-01-18 17:49
  • 中國將建”四縱四橫”城際電動汽車快速充電網絡

    1月17日從國家發改委獲悉,《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正式印發,規劃提出適度超前建設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大力發展港口岸電、機場橋電系統,促進交通運輸以電代油。 規劃提出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建設四縱四橫城際電動汽車快速充電網絡,新增超過800座城際快速
    2017-01-18 17:48
  • 一輛純電動汽車在天津快速路起火

    摘要:2017年1月15日上午9點多,在快速路津昆橋由津昆橋去往昆侖橋方向,一輛紅色純電動轎車在行駛中燃燒。直到11:40左右,車輛殘骸和電池被拖車拖走,快速路才恢復暢通。 1月15日上午9點多,在快速路津昆橋由津昆橋去往昆侖橋方向,一輛紅色純電動轎車在行
    2017-01-17 17:55
  • 河南省新能源汽車加速快跑 累計推廣應用13579輛

    河南省政府先后出臺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及產業化發展實施意見、十三五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專項規劃及建設運營管理辦法,從政策推動到具體落實都有了制度保障。全年生產新能源汽車28392輛,增長速度達到29%。累計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13579輛,完成推廣任務的533
    2017-01-16 10:20
專題
相關新聞
  • 工信部部長苗圩:新能源汽車政策沒有歧視外資

    工信部部長苗圩在3月11日舉行的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記者會上稱,新能源汽車準入條件要求企業必須掌握全套的開發技術和制造技術,這個要求不只是針對外資企業,更不是強制要求外資企業把技術轉讓到中國來。我們對內外資企業都是一視同仁的。苗圩說。 苗圩
    2017-03-13 14:46
  • 國家電網2017年將建2.9萬電動汽車充電樁

    國家電網公司1月19日召開電網發展新聞發布會,公布了電力市場化交易等深化電力體制改革成果,并表示將繼續支持電動汽車、新能源發展。對于未來的投資計劃,國家電網表示,2017年將建設2.9萬個充電樁,到2020年建成12萬個充電樁;同時,國家電網表示將進一步深
    2017-01-20 17:10
  • 投資占到全球總量1/3 中國新能源領跑全球

    美國能源經濟和金融分析研究所日前發布報告稱,2015年,中國的新能源投資達到1029億美元,占全球投資總量的1/3。2016年,中國面向海外的新能源投資同比增長60%,達320億美元。 中國已成為全球新能源投資的穩定器,發揮著不可或缺的引領作用。 中國在新能源領
    2017-01-19 15:07
  • 中興通訊跨界布局新能源汽車 目標千億產值

    作為一家已有32年歷史的綜合通訊解決方案提供商,中興通訊正在全面布局新能源汽車業務。 這是中興通訊萬物互聯物聯網大戰略中的重要內容。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中興新能源汽車總經理馮海洲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目前中興通訊已全面布局動力電池
    2017-01-19 14:42
  • 中國和歐洲力推電動汽車 北美卻遭受阻力

    2016 年 12 月 27 日,四輪低速電動車標準工作組第二次會議在北京召開,四輪低速電動車的發展問題再度進入大眾視野,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新國標下電動車行業的未來走向。一部分觀點認為新國標像一把達摩克里斯之劍,電動車的身份博弈仍在繼續,另一部分觀點認
    2017-01-18 18:15
  • 北京核心區規模最大電動汽車快充站正式投運

    1月17日,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地下四層停車場,一個擁有100臺快充樁的電動汽車快充站正式投運,該站是目前首都核心區規模最大的電動汽車公共充電站點。 天橋藝術中心是首都文化新地標,周邊毗鄰自然博物館、天壇公園、陶然亭公園,人員密集、車流量大。該站點
    2017-01-18 17:58
  • 4年內賣出40萬臺新能源,這只是大眾的小目標

    2016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售總共50萬輛,也算是為前幾年的新能源成果做了一個圓滿收官。 作為汽車大戶的大眾汽車,也趕在了這個風口宣布:將在2020年實現在華的銷售40萬輛新能源汽車,2025年實現150萬輛的目標。雖然目前大眾已經在車展上亮相了兩款大眾概念車型
    2017-01-18 17:49
  • 中國將建”四縱四橫”城際電動汽車快速充電網絡

    1月17日從國家發改委獲悉,《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正式印發,規劃提出適度超前建設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大力發展港口岸電、機場橋電系統,促進交通運輸以電代油。 規劃提出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建設四縱四橫城際電動汽車快速充電網絡,新增超過800座城際快速
    2017-01-18 17:48
本月熱點
  • 注冊資本近1.15億元!兩巨頭成立電池回收企業

    近日,廣州優美再生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州優美)正式成立,公司由優湃能源科技(廣州)有限公司與格林美集團下屬武漢動力電池再生技術有限公司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動力再生)攜手打造。 據了解,廣州優美注冊資本約1.15億人民幣,經營范圍含化工產品銷售
    2024-04-16 10:29
  • 寧德時代、科達利、特斯拉等發力這一新賽道!

    4月22日,科達利發布公告稱,公司與臺灣盟立臺灣盟立、臺灣盟英擬共同投資深圳市科盟創新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圳科盟)并簽署《投資合作協議書》。深圳科盟并簽署《投資合作協議書》。深圳科盟注冊資本擬為人民幣1億元,其中公司以現金方式投入人
    2024-04-24 10:11
  • 續航里程1000公里!寧德時代發布神行PLUS電池

    4月25日,在2024北京車展上,寧德時代舉行乘用車新品發布會,發布神行PLUS電池,續航里程1000公里。同時,充電10分鐘可續航600公里。
    2024-04-25 17:53
  • 天奇股份牽手長安汽車 共同打造動力電池全生命周期產業鏈閉環!

    天奇股份4月18日公告,擬與中國長安、長安汽車共同投資設立合資公司,并以合資公司為主體合作開展電池回收、梯次利用及再生業務。目標打造成為西南區域領先的電池回收標桿企業。 合資公司的注冊資本為1.8億元,其中公司擬出資8820萬元,持有合資公司49%的股
    2024-04-19 08:42
  • 50億元!這家公司擬在摩洛哥投建鋰電池負極材料項目

    4月26日晚間, 中科電氣 發布公告,宣布公司計劃通過其控股子公司湖南中科星城石墨有限公司,在中國香港或其他海外地區新設全資子公司, 以間接投資方式設立摩洛哥項目公司,實施一項年產10萬噸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基地項目 。 據了解, 項目計劃總投資
    2024-04-29 18:25
  • 全固態電池三大技術路線,誰將最終勝出?

    近年來,憑借高密度、更安全性、壽命長等優點,被認為是“最具潛力的下一代鋰電池技術”的固態電池受到市場關注,最新消息不斷。
    2024-04-22 18:17
  • 鋰礦龍頭一季度預虧超36億元,收深交所關注函!

    4月23日晚間,天齊鋰業發布業績預告,預計今年第一季度同比由盈轉虧。 同日晚間,深交所對天齊鋰業下發關注函,要求其結合主營業務開展情況、產品產銷量、產品價格等,分析2024年一季度虧損較2023年四季度大幅增加的原因,并說明是否存在持續虧損風險等。 鋰
    2024-04-25 09:30
  • 又有車企公布全固態電池量產時間!

    當地時間4月16日,日產汽車公開全固態電池試生產線的預定設置場所,在生產發動機等的橫濱工廠建筑內確保了約1萬平方米空間,為搬入設備推進施工。 日產計劃2025年3月開始生產全固態電池,目標2028年度實現量產。據日產介紹,全固態電池的能量密度是傳統鋰離
    2024-04-18 08:43
歡迎投稿
聯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www.astra-soft.com
發送郵件時用@替換#
電話:010-56284224
在線投稿
企業微信號
微信公眾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精品亚洲综合| 国产一级淫片a|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99精品| 99ri国产在线| 欧美黑人巨大白妞出浆| 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在线| 人人添人人妻人人爽夜欢视av| 亚洲欧美精品久久| 91进入蜜桃臀在线播放| 欧美色欧美亚洲另类二区| 国产精品视频网站你懂得|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码不卡| 2022天天躁夜夜燥| 欧美一级高清免费a|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五级| 乱人伦人妻中文字幕在线入口| 黄a级网站在线观看| 日本三级高清电影全部| 四虎影视永久费观看在线| 三级中文字幕永久在线视频| 粗暴hd另类另类| 在线免费观看h| 亚洲免费一级视频| 高清无码视频直接看| 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日本| 又粗又长又黄又爽视频| a级毛片高清免费视频就| 欧美破苞合集magnet| 国产欧美综合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久福利| 精品人妻伦一二三区久久| 大尺度视频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成人网在线| 黑人巨茎大战白人美女| 扒开双腿猛进入女人的视频| 免费国产午夜高清在线视频| 91成人在线播放| 日韩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中宇| 99久久免费国产精品| 末成年女a∨片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