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印發電動汽車充電基建發展指南 2020年新增充換電站超1.2萬

時間:2015-11-18 09:15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西顧
點擊:
         近日,發改委印發《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年)》,發展指南顯示,我國充電基礎設施發展的目標是到2020年,建成集中充換電站1.2萬座,分散充電樁480萬個,滿足全國500萬輛電動汽車充電需求。

         發展指南明確提出了我國“十三五”階段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的總體目標,而且還提出了分區域和分場所建設的目標。

         發展指南要求新建住宅配建停車位應100%建設充電基礎設施或預留建設安裝條件,大型公共建筑物配建停車場、社會公共停車場建設充電基礎設施或預留建設安裝條件的車位比例不低于10%,每2000輛電動汽車應至少配套建設一座公共充電站。

         另外,各地方政府要承擔充電基礎設施發展的主體責任,將充電基礎設施發展納入政府專項管理。在2016年3月底前,發布充電基礎設施發展規劃,制定出臺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管理辦法,并抓好實施。

         關于印發《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年)》的通知

         發改能源[2015]1454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改革委(能源局)、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住房城鄉建設廳(委、局),國家電網公司、南方電網公司:

         為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4〕35號),科學引導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促進電動汽車產業健康快速發展,我們組織編制了《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年)》,現予印發,請認真貫徹執行。
 
                                                                                                                             國家發展改革委

                                                                                                                              國 家 能 源 局

                                                                                                                             工業和信息化部

                                                                                                                             住房城鄉建設部

                                                                                                                              2015年10月9日

《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年)》

一、前言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不斷提高,汽車保有量持續攀升。大力發展電動汽車,能夠加快燃油替代,減少汽車尾氣排放,對保障能源安全、促進節能減排、防治大氣污染、推動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具有重要意義。

        充電基礎設施主要包括各類集中式充換電站和分散式 充電樁,完善的充電基礎設施體系是電動汽車普及的重要保 障。進一步大力推進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是當前加快電動汽 車推廣應用的緊迫任務,也是推進能源消費革命的一項重要 戰略舉措。

        為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戰略部 署,根據《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 年)》 (國發〔2012〕22 號),特制定本指南,期限為 2015-2020 年。

二、發展基礎

        “十二五”以來,我國充電基礎設施發展取得了突破,積 累了經驗,為下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

        設施建設穩步推進。為落實國家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應 用工作有關要求,各級政府和相關企業積極開展充電基礎設 施建設。建設主體呈現多元化發展態勢,除部分大型央企外, 地方國企、民營企業、外資企業也逐步參與到充電基礎設施 的建設。截至 2014 年底,全國共建成充換電站 780 座,交 直流充電樁 3.1 萬個,為超過 12 萬輛電動汽車提供充換電服 務。

       充電網絡逐步形成。結合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在深圳、 杭州、合肥等地已建成較大規模的城市充電服務網絡,在蘇 滬杭地區已初步建成城際充電服務網絡,在京滬、京港澳、 青銀等高速公路沿線已基本建成省際充電服務網絡。

       技術水平不斷提高。交直流充電樁、雙向充放電機、電 池快速更換系統等設備已實現國產化,無線充電、移動充電 等新型充電技術已開展試點運營;充電基礎設施監控、計量、 計費及保護等技術日趨成熟;充電基礎設施的信息化和自動 化水平不斷提高;充電基礎設施與新能源、智能電網及智能 交通等技術融合已開展試點應用。

       標準體系逐步完善。我國已基本建立充電基礎設施標準 體系,包括術語、動力電池箱、充電系統及設備、充換電接 口、換電系統及設備、充/換電站及服務網絡、建設與運行、 附加設備等 8 個部分,約 60 項標準,在國際標準制定中的 影響力逐步增強。

       支持政策陸續出臺。國家不斷加大對充電基礎設施的政 策支持力度,印發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推 廣應用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4〕35 號),有關部門  抓緊 制定配套支持政策,已出臺充電價格、財政獎勵等文件,其 他政策將陸續發布。一些省市地方政府也相繼出臺了充電基 礎設施財政補貼、充電服務指導價格等配套支持政策。

三、問題挑戰

        充電基礎設施在國內外均處于起步階段,由于涉及城市 規劃、建設用地、建筑物及配電網改造、居住地安裝條件、 投資運營模式等方面,利益主體多,推進難度大。

        電動汽車及其充電技術的不確定性大。電動汽車產業尚 處于發展初期,動力電池及充電等關鍵技術發展日新月異, 不同技術方案對應的充電需求存在較大差異,增加了充電基 礎設施建設與管理的難度,加大了投資運營風險,影響了社 會資本參與的積極性。

        充電基礎設施與電動汽車發展不協調。在電動汽車產業 發展過程中,普遍存在注重車而不注重充電基礎設施的問 題,有車無樁、有樁無車現象并存。一方面,部分地區電動 汽車增長較快,但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規模不足;另一方面, 由于用戶對電動汽車接受度不高以及地方保護等原因,使得 電動汽車增長總體低于預期,加上部分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布 局不合理,以及設施通用性較差等問題,造成充電基礎設施 利用率較低。

         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難度較大。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需要規 劃、用地、電力等多項前提條件,在實施過程中涉及多個主 管部門和相關企業。在社會停車場所建設充電基礎設施,面 對眾多分散的利益主體,協調難度大。在私人乘用車領域, 大量停車位不固定的用戶不具備安裝條件;對于具備安裝條 件的用戶,存在業主委員會不支持和物業服務企業不配合的 現象。此外,由于充電基礎設施還涉及公共電網、用戶側電 力設施、道路管線等改造,也增加了建設難度。

          充電服務的成熟商業模式尚未形成。在部分城市的公 交、出租等特定領域,通過實行燃油對價、峰谷電價、充電 服務費等措施,商業模式探索取得一定進展,但仍不具備大 范圍推廣應用的條件。在面向社會公眾的公共充電服務領 域,商業模式探索處于起步階段,由于電動汽車數量少、設 施利用率低、價格機制不健全等原因,充電服務企業普遍虧 損。

          充電基礎設施標準規范體系有待完善。充電基礎設施設 備接口、通信協議等技術標準亟需完善。已頒布的部分技術 標準未嚴格執行,造成不同品牌的電動汽車與不同廠商的充 電基礎設施不兼容,充電便利性大大下降。充電基礎設施相 關工程建設標準有待進一步完善。充電基礎設施與充電服務 平臺的通信協議、結算體系等標準不統一,充電服務平臺的 服務能力和質量未能滿足用戶需求。

           配套支持政策仍需加強。部分地方政府對充電基礎設施 發展的重視程度不夠,缺少配套支持政策,在城市建設及相 關規劃中對充電基礎設施考慮不足,對充電基礎設施的長期 用地政策有待進一步明確和細化,充電基礎設施財稅支持政 策與電動汽車支持政策不匹配,對社會資本吸引力不足,對 居民區、社會停車場等安裝困難的場所協調推動不夠。

四、需求預測

          根據我國在公交、出租、環衛與物流等專用車、公務與 私人乘用車等領域的汽車增長趨勢,結合國家新能源汽車推 廣應用相關政策要求和規劃目標,經測算,到 2020 年全國 電動汽車保有量將超過 500 萬輛,其中電動公交車超過 20 萬輛,電動出租車超過 30 萬輛,電動環衛、物流等專用車 超過 20 萬輛,電動公務與私人乘用車超過 430 萬輛。
根據各應用領域電動汽車對充電基礎設施的配置要求, 經分類測算,2015 年到 2020 年需要新建公交車充換電站 3848 座,出租車充換電站 2462 座,環衛、物流等專用車充 電站 2438 座,公務車與私家車用戶專用充電樁 430 萬個, 城市公共充電站 2397 座,分散式公共充電樁 50 萬個,城際 快充站 842 座。

          在北京、天津、河北、遼寧、山東、上海、江蘇、浙江、 安徽、福建、廣東、海南等電動汽車發展基礎較好,霧霾治 理任務較重,應用條件較優越的加快發展地區,預計           到 2020 年,推廣電動汽車規模將達到 266 萬輛,需要新建充換電站 7400 座,充電樁 250 萬個。

          在山西、內蒙古、吉林、黑龍江、江西、河南、湖北、 湖南、重慶、四川、貴州、云南、陜西、甘肅等示范推廣地 區,預計到 2020 年,推廣電動汽車規模將達到 223 萬輛, 需要新建充換電站 4300 座,充電樁 220 萬個。 在廣西、西藏、青海、寧夏、新疆等尚未被納入國家新 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范圍的積極促進地區,預計到 2020 年, 推廣電動汽車規模將達到 11 萬輛,需要新建充換電站 400 座,充電樁 10 萬個。

五、指導思想與原則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國家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部署,加強規劃指 導,因地分類實施;完善標準體系,強化政策引領;鼓勵社 會參與,創新發展模式,發揮市場作用;系統科學地構建高 效開放、與電動汽車發展相適應的充電基礎設施體系,保障 和促進電動汽車產業健康快速發展。

 (二)基本原則

          整體謀劃、系統推進、適度超前。加強我國充電基礎設 施發展的頂層設計,將充電基礎設施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從發展全局的高度進行整體統籌。建立政府有關部門與相關 企業各司其職、各盡所能、群策群力、合作共贏的系統推進 機制,按照“樁站先行”的原則,適度超前建設,推進充電基 礎設施科學發展。

          因地制宜、分類實施、經濟合理。根據各地區電動汽車 發展階段和應用特點,緊密結合不同領域、不同層次的充電 需求,遵循“市場主導、快慢互濟”的技術導向,科學把握發 展節奏,分類有序實施,加大交通、市政、電力等公共資源 整合力度,合理布局充電基礎設施,降低建設成本,節約土 地資源。

          統一標準、規范建設、通用開放。堅持按照國家標準建 設充電基礎設施,加快完善充換電標準體系,為“車行天下” 提供有力保障。規范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理順管理流程, 健全管理機制。實現充電服務平臺之間的互聯互通,提高充 電服務的通用性和開放性。

          創新思路、市場主導、示范引領。鼓勵地方政府與企業 發揮創新主體作用,持續開展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與運營模式 創新。加快完善政策環境,發揮市場主導作用,鼓勵引導社 會資本參與,激發市場活力。加強示范推廣,為充電基礎設 施發展探索新途徑,積累新經驗。

          加強領導、協同推動、加快發展。落實地方政府充電基 礎設施發展的主體責任,建立由各地發展改革委(能源局) 牽頭,相關主管部門緊密配合的協同推進機制。加強宣傳引 導和項目協調,充分調動企業和社會各方積極性,形成合力, 加快發展。

六、發展目標

(一)總體目標


          根據需求預測結果,按照適度超前原則明確充電基礎設 施建設目標。到 2020 年,新增集中式充換電站超過 1.2 萬座, 分散式充電樁超過 480 萬個,以滿足全國 500 萬輛電動汽車 充電需求。

          優先建設公交、出租及環衛與物流等公共服務領域充電 基礎設施,新增超過 3850 座公交車充換電站、2500 座出租 車充換電站、2450 座環衛物流等專用車充電站。

          積極推進公務與私人乘用車用戶結合居民區與單位停 車位配建充電樁,新增超過 430 萬個用戶專用充電樁,以滿 足基本充電需求。鼓勵有條件的設施對社會公眾開放。

          合理布局社會停車場所公共充電基礎設施,按照適度超 前原則,新增超過 2400 座城市公共充電站與 50 萬個分散式 公共充電樁,以滿足臨時補電需要。

          結合骨干高速公路網,建設“四縱四橫”的城際快充網絡, 新增超過 800 座城際快充站,以滿足城際出行需要。



 
(a) 集中式充換電站


 
(b)分散式充電樁



全國城際快充網絡規劃圖


 

 
(二)分區域建設目標

1、加快發展地區


            到 2020 年新增集中式充換電站超過 7400 座,分散式充 電樁超過 250 萬個,以滿足超過 266 萬輛電動汽車充電需求。

            在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城市,公共充電樁與電動汽車比 例不低于 1:7,城市核心區公共充電服務半徑小于 0.9 公里; 其他城市公共充電樁與電動汽車比例力爭達到 1:12,城市核 心區公共充電服務半徑力爭小于 2 公里。

            率先建成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個霧霾防治重點區 域的城際快充網絡,各主要城市間實現互聯互通。

2、示范推廣地區

            到 2020 年新增集中式充換電站超過 4300 座,分散式充 電樁超過 220 萬個,以滿足超過 223 萬輛電動汽車充電需求。

            在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城市,公共充電樁與電動汽車比 例不低于 1:8,城市核心區公共充電服務半徑小于 1 公里; 其他城市公共充電樁與電動汽車比例力爭達到 1:15,城市核 心區公共充電服務半徑力爭小于 2.5 公里。

           加強與加快發展地區的互聯互通,以高速公路網為基 礎,逐步推進全國范圍的城際快充網絡建設。

3、積極促進地區

           到 2020 年新增集中式充換電站超過 400 座,分散式充 電樁超過 10 萬個,以滿足超過 11 萬輛電動汽車充電需求。

           省會等主要城市公共充電樁與電動汽車比例不低于 1:12,城市核心區公共充電服務半徑小于 2 公里。

           按需開展城際快充網絡建設。




 
 
(三)分場所建設目標

           1、結合公交、出租、環衛與物流等公共服務領域專用 停車場所,適當補充獨立占地的充換電站,新建超過 3850 座公交車充換電站,超過 2500 座出租車充換電站,超過 2450 座環衛與物流等專用車充電站。
           2、在居民區,建成超過 280 萬個用戶專用充電樁。鼓 勵有條件的設施對社會公眾開放。
           3、在公共機構、企事業單位、寫字樓、工業園區等單 位內部停車場,建成超過 150 萬個用戶專用充電樁。鼓勵有條件的設施對社會公眾開放。
           4、在交通樞紐、大型文體設施、城市綠地、大型建筑 物配建停車場、路邊停車位等城市公共停車場所,建成超過 2400 座城市公共充電站與 50 萬個分散式公共充電樁。
           5、在城際高速公路服務區,2015 年之前初步形成“四縱 兩橫三環”(四縱:京滬高速、京港澳高速、沈海高速、京臺 高速,兩橫:青銀高速、滬蓉高速,三環:京津冀、長三角、 珠三角)的城際快充網絡,建成超過 500 座城市快充站;2020 年之前形成“四縱四橫”(四縱:沈海、京滬、京臺、京港澳, 四橫:青銀、連霍、滬蓉、滬昆)城際快充網絡,建成超過 1000 座城市快充站。



 

 
 七、重點任務

(一)推動充電基礎設施體系建設


           以用戶居住地停車位、單位內部停車場、公交及出租等 專用場站配建的專用充電基礎設施為主體,以城市公共建筑 物配建停車場、社會公共停車場、路內臨時停車位配建的公 共充電基礎設施為輔助,以獨立占地的城市快充站、換電站 和高速公路服務區配建的城際快充站為補充,以充電智能服 務平臺為支撐,加快建設適度超前、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 充電基礎設施體系。
           1、著力推進公共服務領域充電基礎設施建設 對于公交、環衛、機場通勤等定點定線運行的公共服務 領域電動汽車,應根據線路運營需求,優先結合停車場站建 設充電基礎設施;可根據實際需求,建設一定數量獨立占地 的快充站與換電站。對于出租、物流、租賃、公安巡邏等非 定點定線運行的公共服務領域電動汽車,應充分挖掘有關單 位內部停車場站配建充電基礎設施的潛力,同步推進城市公 共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通過內部專用設施與公共設施的高效 互補提高用車便捷性。
           2、加快推動用戶居住地充電基礎設施建設
           對于有固定停車位的用戶,優先結合停車位建設充電 樁。對于無固定停車位的用戶,鼓勵企業通過配建一定比例 的公共充電車位,建立充電車位的分時共享機制,開展機械式和立體式停車充電一體化設施建設與改造等方式為用戶 充電創造條件。引導充電服務、物業服務等相關企業參與居 民區的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與運營,鼓勵企業統一開展停車位 改造和直接辦理報裝接電手續,允許企業在不違反相關法規 的前提下向用戶適當收費,建立合理反映各方“責、權、利” 的市場化推進機制,切實解決居民區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面臨 的“最后一公里”難題。
           3、積極開展單位內部停車場充電基礎設施建設
           具備條件的政府機關、公共機構及企事業單位,要結合 單位電動汽車配備更新計劃以及職工購買使用電動汽車需 求,利用單位內部停車場資源,規劃電動汽車專用停車位, 配建充電樁。各地可將有關單位配建充電基礎設施情況納入 節能減排考核獎勵范圍。
            4、加快推進城市公共充電網絡建設
            優先結合大型商場、文體場館等建筑物配建停車場,以 及交通樞紐、駐車換乘(P+R)等社會公共停車場開展城市 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鼓勵在具備條件的加油站配建公共 快充設施,適當新建獨立占地的公共快充站。公共充電基礎 設施布局應按照從城市中心到邊緣、優先發展區域向一般區 域逐步推進的原則,逐步增大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分布密度。 鼓勵有條件的單位和個人充電基礎設施向社會公眾開放。結 合實際需求,推廣占地少、成本低、見效快的機械式與立體 式停車充電一體化設施,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5、大力推進城際快充網絡建設 依托高速公路服務區停車位,建設城際快充網絡。優先 推進京津冀魯、長三角、珠三角區域的城際快充網絡建設并 實現區域間互聯;適時推進長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 成渝城市群、哈長城市群城際快充網絡建設;2020 年底前初 步形成覆蓋大部分主要城市的城際快充網絡,滿足電動汽車 城際、省際出行需求。
            6、同步構建充電智能服務平臺
            充電智能服務平臺建設要與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同步考 慮,融合互聯網、物聯網、智能交通、大數據等技術,通過 “互聯網+充電基礎設施”,積極推進電動汽車與智能電網間的 能量和信息互動,提升充電服務的智能化水平。鼓勵圍繞用 戶需求,為用戶提供充電導航、狀態查詢、充電預約、費用 結算等服務,拓展增值業務,提升用戶體驗和運營效率。

(二)加強配套電網保障能力

1、加強配套電網建設


           各地要將充電基礎設施配套電網建設與改造項目納入 當地配電網專項規劃,并與其他相關規劃相協調,在用地保 障、廊道通行等方面給予支持,切實做到“設施建設、電網先 行”。根據各類建筑物配建充電基礎設施需求,合理提高各類 建筑物用電設計標準,加強相關標準與規范的制修訂工作。

           電網企業要加強充電基礎設施配套電網建設與改造,保障充 電基礎設施無障礙接入,確保電力供應的“暢通無阻”,滿足 充換電設施運營需求。

2、完善供電服務

           電網企業要為充電基礎設施接入電網提供便利條件,開 辟綠色通道,優化流程,簡化手續,提高效率,限時辦結。 充電基礎設施產權分界點至電網的配套接網工程,由電網企 業負責建設和運行維護,不得收取接網費用,相應資產全額 納入有效資產,相應成本據實計入準許成本,納入電網輸配 電價回收。

(三)加快標準完善與技術創新

1、加快推進充電標準化工作


           加快修訂出臺充電接口及通信協議等標準,積極推進充 電接口互操作性檢測及服務平臺間數據交換等標準的制修 訂,開展已有充電基礎設施改造,加快實現充電標準的統一, 實現不同廠商充電設備與不同品牌電動汽車之間的兼容互 通。進一步完善充電基礎設施相關工程建設標準與管理規 范,以及計量、計費、結算等運營標準與管理規范。進一步 開展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設置場所消防等安全技術措施 的研究,及時制修訂完善相關標準;完善充換電設備、電動 汽車電池等產品標準,明確防火安全要求。加快建立充電基 礎設施的道路交通標識體系和相關規范。

2、積極支持關鍵技術的研發應用

           充分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加快高功率密度、高轉換 效率、高適用性、無線充電、移動充電等新型充換電技術及 裝備研發。加強檢測認證、安全防護、與電網雙向互動、電 池梯次利用、無人值守自助式服務、樁群協同控制等關鍵技 術研究。依托示范項目,積極探索充電基礎設施與智能電網、 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智能交通融合發展的技術方案。

(四)探索可持續商業模式

1、積極引入社會資本 

           各地應有效整合公交、出租場站以及社會公共停車場等 各類公共資源,通過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等方式培 育市場主體,引入社會資本建設運營公共服務領域充電基礎 設施、城市公共充電網絡及智能服務平臺。加快形成私人用 戶居住地與單位內部停車場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的市場 機制。構建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充電服務市場。

2、鼓勵拓展多種商業模式

            鼓勵探索大型充換電站與商業地產相結合的發展方式, 引導商場、超市、電影院、便利店等商業場所為用戶提供輔 助充電服務。鼓勵充電服務企業與整車企業在銷售和售后服 務方面創新商業合作模式。充分利用融資租賃、特許經營權 質押等融資模式,借鑒合同能源管理等業務模式,推進商業 模式創新。大力推動“互聯網+充電基礎設施”相關商業模式與 服務創新,引入眾籌、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等新興業務模式, 積極拓展智能充放電、電子商務和廣告等增值服務,吸引更 多社會資源參與,提高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

(五)開展相關示范工作

1、開展建設與運營模式示范


            各地要結合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需要,按照因地制宜、 適度超前原則,針對不同層次和不同領域充電基礎設施發展 的重點和難點,從城市與區縣充電基礎設施體系建設、居民 區與單位配建充電設施、城際快充網絡建設等方面,積極開 展建設與運營模式示范。通過示范項目,理順充電基礎設施 建設運營管理機制,探索系統化的支持政策以及可行的商業 模式,以點帶面,加快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整體進程,提高發 展質量、速度和效益。在示范項目中積極探索無人值守自助 式服務、無線充電、移動充電、智能電網等新技術的應用。

2、加強示范經驗總結與交流推廣

             建立多層次的充電基礎設施示范經驗交流推廣機制,通 過多種形式開展示范工作經驗交流,提升示范效果,發揮帶 動作用。各地要加強對充電基礎設施示范工作的總結,積極 加強與其他地區的經驗交流。對示范工作中的成功經驗要加 大推廣力度,對暴露出來的一些共性問題要及時解決,建立 有效機制,完善政策法規,為下一步普及推廣打好基礎。

八、保障措施

(一)加強規劃指導。各地要將充電基礎設施專項規劃 的有關內容納入城鄉規劃,完善獨立占地的充電基礎設施布 局,明確各類建筑物配建停車場及社會公共停車場中充電設 施的建設比例或預留條件要求。原則上,新建住宅配建停車 位應 100%建設充電基礎設施或預留建設安裝條件,大型公 共建筑物配建停車場、社會公共停車場建設充電基礎設施或 預留建設安裝條件的車位比例不低于 10%,每 2000 輛電動 汽車應至少配套建設一座公共充電站。有關部門和地方應將 城際快充網絡納入相關高速公路規劃,明確在高速公路服務 區配建充電基礎設施的要求。

(二)加大用地支持力度。各地要將獨立占地的集中式 充換電站用地納入公用設施營業網點用地,按照加油加氣站 用地供應模式,根據可實施供應的國有建設用地情況,優先 安排土地供應。新建項目用地需配建充電基礎設施的,可將 配件要求納入土地供應條件,允許土地使用權取得人與其他 市場主體合作,按要求投資建設運營充電基礎設施。鼓勵在 已有各類建筑物配建停車場、公交場站、社會公共停車場與 高速公路服務區等場所配建充電基礎設施,地方政府應協調 有關單位在用地方面予以支持。

(三)簡化規劃建設審批。各地要減少充電基礎設施的 規劃建設審批環節,加快辦理速度。個人在自有停車庫、停 車位,各居住區、單位在既有停車泊位安裝充電設施的,無 需辦理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和施工許 可證。建設城市公共停車場(樓)時,無需為同步建設充電 樁群等充電基礎設施單獨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和施工 許可證。新建單獨占地的集中式充、換電站應符合城市規劃, 并辦理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和施工許 可證。

(四)強化安全管理。各地要建立充電基礎設施安全管 理體系,完善有關制度標準,加大對用戶私拉電線、違規用 電、建設施工不規范等行為的查處力度。依法依規對充電基 礎設施設置場所實施消防設計審核、消防驗收以及備案抽 查,并加強消防監督檢查。行業主管部門要督促充電基礎設 施運營使用的單位或個人,加強對充電基礎設施及其設置場 所的日常消防安全檢查及管理,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五)加大物業協調力度。制定全國統一的私人用戶居 住地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管理示范文本。各地房地產行政主管 部門、街道辦事處和居委會應按照示范文本,主動加強對業 主委員會的指導和監督,引導業主支持充電基礎設施建設。 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應當依法履行自治管理職責,依據示 范文本,結合自身實際,明確物業服務區域內建設管理充電 基礎設施的流程,并將相關內容納入物業服務合同。對拒不 配合或阻撓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物業服務企業,各地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應制定相應的處罰措施,扣減相關企業和負責 人的信用信息評分。

(六)加強供用電監管力度。各級電力監管部門應對充 電基礎設施供用電環節加強監管。電網企業和充電基礎設施 運營企業應配合監管部門進行監督檢查,按規定和要求提供 真實完整的信息。對于電網企業服務不合規、充電基礎設施 運營企業和個人違規用電等情況,依法依規進行查處,并視 情節予以處罰。

(七)完善財政價格政策。加大對充電基礎設施補貼力 度,加快制定“十三五”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財政獎勵辦法, 督促各地盡快制定有關支持政策并向社會公布,給予市場穩 定的政策預期。在產業發展初期給予中央基建投資資金適度 支持。允許充電服務企業向電動汽車用戶收取電費及服務費 兩項費用,對向電網經營企業直接報裝接電的經營性集中式 充換電設施用電,執行大工業用電價格,2020 年前暫免收基 本電費;其他充電設施按其所在場所執行分類目錄電價。針 對不同類別充電基礎設施,兼顧投資運營主體合理收益與用 戶使用經濟性等,指導各地及早出臺充電服務費分類指導價 格,在總結各地經驗基礎上,逐步規范充電服務價格機制。

(八)強化金融服務支撐。鼓勵金融機構在商業可持續 原則下,創新金融產品和保險品種,綜合運用風險補償等政 策,完善金融服務體系。推廣股權、項目收益權、特許經營 權等質押融資方式,加快建立包括財政出資和社會資本投入 的多層次擔保體系,積極推動設立融資擔保基金,拓寬充電 基礎設施投資運營企業與設備廠商的融資渠道。鼓勵利用社 會資本設立充電基礎設施發展專項基金,發行充電基礎設施 企業債券,探索利用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支持充電基礎設 施建設。

(九)落實地方主體責任。各地政府要切實承擔起統籌 推進充電基礎設施發展的主體責任,將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管 理作為政府專項管理內容,建立由發展改革(能源)部門牽 頭、相關部門緊密配合的協同推進機制,明確職責分工,完 善配套政策,在 2016 年 3 月底前發布充電基礎設施專項規 劃,制定出臺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管理辦法,并抓好組織 實施。

(十)建立互聯互通促進機制。設立國家電動汽車充電 基礎設施促進聯盟,配合有關政府部門嚴格充電基礎設施產 品準入管理,開展充電基礎設施互操作性的產品檢測與認 證。構建充電基礎設施信息服務平臺,統一信息交換協議, 有效整合不同企業和不同城市的充電服務平臺信息資源,促 進不同服務平臺之間的互聯互通,為制定實施財政、監管等 政策提供支撐。

(十一)營造良好輿論環境。各有關部門、企業和新聞 媒體要通過多種形式加強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政策、規劃布局 和建設動態等的宣傳,讓社會各界全面了解充電基礎設施, 吸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運營,引導消費 者購買使用電動汽車。加強輿論監督,曝光阻礙充電基礎設 施建設、損害消費者權益等行為,形成有利于充電基礎設施 發展的輿論氛圍。

 

(責任編輯:admin)
文章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中國電池聯盟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國電池聯盟)”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
QQ:503204601
郵箱:cbcu@www.astra-soft.com
猜你喜歡
  • 關于印發《促進汽車動力電池產業發展行動方案》的通知解讀

    動力電池是電動汽車的心臟,是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關鍵。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新能源汽車和動力電池產業發展。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印發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的通知》(國發〔2012〕22號)以及《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新能源汽
    2017-03-03 17:55
  • 重慶財政局印發《重慶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助資金管理實施

    前,重慶財政局印發《重慶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助資金管理實施細則(暫行)》的通知。 通知顯示,純電動乘用車根據續航里程補貼,續航里程在100公里至150公里間的純電動乘用車補貼1萬元/輛;續航里程大于150公里(含150公里)則按3萬元/輛。插電式混合動力
    2017-01-12 16:38
  • 電動汽車電池回收體系 預計在2020年建立

    延伸生產者責任制度將提升產品全生命周期資源利用率。1月3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將生產者責任延伸的范圍界定為開展生態設計、使用再生原料、規范回收利用和加強信息公開四個方面,率先對電器電子、汽車、鉛蓄電池和包裝物等產
    2017-01-09 14:01
  • 韓國電動汽車充電費用減半 從9月開始施行

    據韓聯社7月18日報道,韓國商務部本周一宣布,今年下半年韓國將對電動汽車充電收費減半,以推動環保汽車行業的持續發展。 韓國工貿能源部表示,從今年9月份開始,電動汽車在街頭公共充電站進行快速充電時,僅需支付6萬韓元(約353元人民幣),相對現在的12萬韓
    2016-08-09 18:13
  • 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新國標詳解

    中國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和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于2015年5月15日聯合發布了6個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新國標,過渡期一年,于2016年全面實施。新國標與工信部2015年3月發布的《汽車動力與電池行業規范條件》一起,將加速動力電池行業的洗牌,提高行業整體
    2016-07-22 10:54
  • 電動汽車動力電池行業利潤高

    爸爸,你們公司是做什么的? 動力電池。 我們老師和同學都說了,電動汽車發展不起來都是因為你們的電池搞不好。 這是今年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合肥國軒高科動力能源股份公司董事、總經理方建華分享的一段他和9歲女兒的對話,這一來自9歲女孩的詰問讓所有從
    2016-05-27 11:14
  • 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循環壽命要求及試驗方法(GB/T 31484-2015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的標準循環壽命的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和工況循環壽命的試驗方法和檢驗規則。 本標準適用于裝載在電動汽車上的動力蓄電池(以下簡稱蓄電池)。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
    2016-05-19 11:18
  • 甘肅到2020年滿足超過3萬輛電動汽車的充電需求

    近日,甘肅省發布《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實施意見》,到2020年,初步建成適度超前、車樁相隨、布局合理的充電基礎設施體系,滿足超過3萬輛電動汽車的充電需求,達到作為國家電動汽車示范推廣地區對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總體
    2016-04-29 09:07
  • 國家能源局將開展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安全專項檢查

    近日,我們獲得一份國家能源局綜合司關于開展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安全專項檢查的通知,國家能源局將在4月-6月開展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安全專項檢查,重點對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企業及相關充換電設施進行檢查,包括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安全管理、
    2016-04-06 09:18
專題
相關新聞
  • 關于印發《促進汽車動力電池產業發展行動方案》的通知解讀

    動力電池是電動汽車的心臟,是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關鍵。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新能源汽車和動力電池產業發展。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印發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的通知》(國發〔2012〕22號)以及《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新能源汽
    2017-03-03 17:55
  • 重慶財政局印發《重慶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助資金管理實施

    前,重慶財政局印發《重慶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助資金管理實施細則(暫行)》的通知。 通知顯示,純電動乘用車根據續航里程補貼,續航里程在100公里至150公里間的純電動乘用車補貼1萬元/輛;續航里程大于150公里(含150公里)則按3萬元/輛。插電式混合動力
    2017-01-12 16:38
  • 電動汽車電池回收體系 預計在2020年建立

    延伸生產者責任制度將提升產品全生命周期資源利用率。1月3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將生產者責任延伸的范圍界定為開展生態設計、使用再生原料、規范回收利用和加強信息公開四個方面,率先對電器電子、汽車、鉛蓄電池和包裝物等產
    2017-01-09 14:01
  • 韓國電動汽車充電費用減半 從9月開始施行

    據韓聯社7月18日報道,韓國商務部本周一宣布,今年下半年韓國將對電動汽車充電收費減半,以推動環保汽車行業的持續發展。 韓國工貿能源部表示,從今年9月份開始,電動汽車在街頭公共充電站進行快速充電時,僅需支付6萬韓元(約353元人民幣),相對現在的12萬韓
    2016-08-09 18:13
  • 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新國標詳解

    中國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和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于2015年5月15日聯合發布了6個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新國標,過渡期一年,于2016年全面實施。新國標與工信部2015年3月發布的《汽車動力與電池行業規范條件》一起,將加速動力電池行業的洗牌,提高行業整體
    2016-07-22 10:54
  • 電動汽車動力電池行業利潤高

    爸爸,你們公司是做什么的? 動力電池。 我們老師和同學都說了,電動汽車發展不起來都是因為你們的電池搞不好。 這是今年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合肥國軒高科動力能源股份公司董事、總經理方建華分享的一段他和9歲女兒的對話,這一來自9歲女孩的詰問讓所有從
    2016-05-27 11:14
  • 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循環壽命要求及試驗方法(GB/T 31484-2015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的標準循環壽命的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和工況循環壽命的試驗方法和檢驗規則。 本標準適用于裝載在電動汽車上的動力蓄電池(以下簡稱蓄電池)。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
    2016-05-19 11:18
本月熱點
  • 注冊資本近1.15億元!兩巨頭成立電池回收企業

    近日,廣州優美再生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州優美)正式成立,公司由優湃能源科技(廣州)有限公司與格林美集團下屬武漢動力電池再生技術有限公司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動力再生)攜手打造。 據了解,廣州優美注冊資本約1.15億人民幣,經營范圍含化工產品銷售
    2024-04-16 10:29
  • 寧德時代、科達利、特斯拉等發力這一新賽道!

    4月22日,科達利發布公告稱,公司與臺灣盟立臺灣盟立、臺灣盟英擬共同投資深圳市科盟創新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圳科盟)并簽署《投資合作協議書》。深圳科盟并簽署《投資合作協議書》。深圳科盟注冊資本擬為人民幣1億元,其中公司以現金方式投入人
    2024-04-24 10:11
  • 續航里程1000公里!寧德時代發布神行PLUS電池

    4月25日,在2024北京車展上,寧德時代舉行乘用車新品發布會,發布神行PLUS電池,續航里程1000公里。同時,充電10分鐘可續航600公里。
    2024-04-25 17:53
  • 天奇股份牽手長安汽車 共同打造動力電池全生命周期產業鏈閉環!

    天奇股份4月18日公告,擬與中國長安、長安汽車共同投資設立合資公司,并以合資公司為主體合作開展電池回收、梯次利用及再生業務。目標打造成為西南區域領先的電池回收標桿企業。 合資公司的注冊資本為1.8億元,其中公司擬出資8820萬元,持有合資公司49%的股
    2024-04-19 08:42
  • 50億元!這家公司擬在摩洛哥投建鋰電池負極材料項目

    4月26日晚間, 中科電氣 發布公告,宣布公司計劃通過其控股子公司湖南中科星城石墨有限公司,在中國香港或其他海外地區新設全資子公司, 以間接投資方式設立摩洛哥項目公司,實施一項年產10萬噸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基地項目 。 據了解, 項目計劃總投資
    2024-04-29 18:25
  • 全固態電池三大技術路線,誰將最終勝出?

    近年來,憑借高密度、更安全性、壽命長等優點,被認為是“最具潛力的下一代鋰電池技術”的固態電池受到市場關注,最新消息不斷。
    2024-04-22 18:17
  • 鋰礦龍頭一季度預虧超36億元,收深交所關注函!

    4月23日晚間,天齊鋰業發布業績預告,預計今年第一季度同比由盈轉虧。 同日晚間,深交所對天齊鋰業下發關注函,要求其結合主營業務開展情況、產品產銷量、產品價格等,分析2024年一季度虧損較2023年四季度大幅增加的原因,并說明是否存在持續虧損風險等。 鋰
    2024-04-25 09:30
  • 又有車企公布全固態電池量產時間!

    當地時間4月16日,日產汽車公開全固態電池試生產線的預定設置場所,在生產發動機等的橫濱工廠建筑內確保了約1萬平方米空間,為搬入設備推進施工。 日產計劃2025年3月開始生產全固態電池,目標2028年度實現量產。據日產介紹,全固態電池的能量密度是傳統鋰離
    2024-04-18 08:43
歡迎投稿
聯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www.astra-soft.com
發送郵件時用@替換#
電話:010-56284224
在線投稿
企業微信號
微信公眾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eeuss影院在线奇兵区1页|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4444www免费看|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777大小说| 人妖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66在线观看| 女人被躁到高潮嗷嗷叫游戏| 日韩福利在线视频| 欧美黑人巨大3dvideo| 色婷婷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999这里只有精品| 中国老人倣爱视频| 亚洲av女人18毛片水真多| 免费人成网站7777视频| 国产寡妇树林野战在线播放| 在线毛片免费观看| 成品煮伊在2021一二三久| 最近中文字幕精彩视频| 百合潮湿的欲望| 自拍偷拍校园春色| 麻豆传煤入口麻豆公司传媒| 91大神福利视频| а√天堂资源官网在线8| 久久午夜福利电影| 亚洲啪啪免费视频| 亚洲第一黄网站|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爱婷婷 | 男人扒女人添高潮视频| 色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4hu四虎永久地址| 99国产精品无码| 一个人免费视频观看在线www| 中文字幕理伦午夜福利片| 久久九九精品国产av片国产| 久久综合日韩亚洲精品色| 亚洲丰满熟女一区二区v | 2018av男人天堂| **俄罗斯毛片免费| 手机看片国产在线| xxxx69中国| 国产亚洲成归v人片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