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態電池迎來新進展,行業加速邁向量產階段!
根據中國科學院官方的信息,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科研團隊提出了一個固態鋰電池界面調控新方案,可以實現一體化電極-電解質材料,進而改善電極與電解質界面阻抗大、鋰離子傳輸效率低等問題。
除了科研院所,鋰電池公司也在不斷加速全固態電池發展速度,部分公司有望在未來2-3年實現量產。
一旦全固態電池實現大規模量產,新能源車滲透率還將進一步提升,這將為鋰電池產業鏈帶來廣闊的發展空間。
1、中科院提出固態電池一體化材料新方案,全固態電池有望快速發展
二十一世紀以來,動力電池正極材料的快速發展,帶來了鋰電池產業鏈的迅速崛起。
當前主流的三元鋰電池、磷酸鐵鋰電池,均屬于液態電池,包含大量的電解液。帶電的鋰離子以電解液為介質,不斷在正極材料、負極材料之間運動,進而實現了電池的充電、放電。
正因為電解液的存在,液態電池能量密度將大打折扣。此外,液態電池面臨充電效率低、碰撞起火等挑戰,因此科學界一直在致力于固態電池的研究。
固態電池與液態電池工作原理相同,但電解質采用了固體電解質,可以提升能量密度、減小電池體積。因此,固態電池最核心的壁壘就是固態電解質,這也是各大電池巨頭努力攻關的方向。
不要小看固體電解質的生產難度,誰能率先攻克這一難關,誰就有可能重新定義龐大的動力電池產業鏈。固態電池電解質生產工藝比較復雜,無論是聚合物有機固態電解質,還是氧化物、硫化物無機電解質,都需要面臨鋰離子電導率、電極間界面阻抗等難題。
9月24日,中科院官網發布文章《研究提出固態鋰電池界面調控新方案》,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科研團隊在聚合物技術路線中,實現了具有分子尺度界面的一體化電極-電解質材料。
中科院團隊利用聚合物分子的設計靈活性、界面適應性,制備出離子傳輸能力和儲存能力都較好的分子尺度界面一體化聚合物材料P(EO2-S3)。P(EO2-S3)可以實現2萬次抗彎折性能,當成為正極聚合物電解質時,可以在特定電位下被激活,正極能量密度可以提升86%。
該研究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支持,成果發表在頂尖期刊《先進材料》(Advanced Materials)上。
當然固態電池大規模量產仍需要等待,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歐陽明高的預測,全固態電池產業化將始于2027年至2028年,到2030年將實現規模產業化。
歐陽明高前瞻了全固態電池的研發方向,2025年-2027年,要實現200-300Wh/kg的低硅負極硫化物全固態電池。2027年-2030年,逐漸實現400Wh/kg的高硅負極硫化物全固態電池。2030年-2035年,借助人工智能平臺來攻克鋰負極材料技術,這就可以實現500Wh/kg的鋰負極硫化物全固態電池。
2、全固態電池將帶來鋰電池產業鏈重大機遇
根據中汽協日前發布的報告,1-8月中國汽車銷量2112.8萬輛,同比增長12.6%;同期新能源汽車銷量為962萬輛,同比大增36.7%。以銷量來計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提升至45.5%,逐漸趕超傳統燃油車。
正是看到了新能源汽車替代燃油車的歷史性機遇,整個行業都在加碼固態電池,進而搶占市場先機。
早在2010年,豐田就曾發布續航里程超1000Km的固態電池。豐田在車規級固態電池領域擁有專利極為豐富,成為全球固態電池行業的領路人。
中國固態電池行業已經涌現寧波鋒鋰、江蘇清陶、北京衛藍等公司,技術線路都屬于氧化物無機材料為基礎的固液混合技術。2021年7月,北汽汽車和江蘇清陶已推出了首輛固態電池原型車,搭載清陶第I代固態電池系統。
全固態電池商業化難度依然不低,因此半固態電池已經率先實現大規模量產、裝車。蔚來在2023年底已經推出150度半固態電池包,并運用在純電動汽車ET7上。該款電池由蔚來與衛藍合作,單電芯能量密度高達360Wh/kg。2024年4月,上汽集團發布的智己L6搭載了半固態電池光年,該款電池載電量提升30%,可實現高溫不可燃,充電12分鐘續航400km,固態電解質包裹超高鎳正極。
2025年7月,北京純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北京亦莊舉辦了“全固態電池電動自行車換電試點項目”啟動儀式,全固態電池首次商用活動成為市場熱點。
鋰電池產業鏈也在大規模規劃固態電池產能,整個行業面臨重要發展機遇。2025年以來,多家公司均透露了固態電池發展計劃。上汽集團總裁賈健旭上半年透露了全固態電池的量產節點,2027年上汽首款全固態電池“光啟電池”將落地。
國軒高科5月公布了金石全固態電池最新進展,首條試驗線正式貫通,設計產能達到0.2GWh,良品率高達90%。
蜂巢能源透露公司固態電池發展路徑分為半固態和全固態兩個階段,今年量產的半固態電池能量密度達到300Wh/kg,第二代半固態電池有望實現360Wh/kg的能量密度。全固態電池方面,蜂巢能源將電池能量密度提升至400Wh/kg,電池容量達到68Ah,該產品主要運用領域為低空飛行器和新能源車。
7月孚能科技在互動平臺披露信息,公司全固態電池整體進度已經由實驗室走向中試生產交付階段,預計將于今年年底建成設計產能達0.2GWh的硫化物全固態電池中試線,并向戰略合作伙伴客戶交付60Ah的硫化物全固態電池。孚能科技計劃在2026年將全固態電池產能進一步放大至GWh級別。
長安汽車7月在深交所互動平臺表示,公司正全力投入固態電池相關研發,預計 2026 年實現固態電池裝車驗證,2027 年推進全固態電池逐步量產,能量密度達 400Wh/kg。
9月,億緯鋰能固態電池研究院成都量產基地揭牌,“龍泉二號”全固態電池下線。
9月以來,隨著鋰電池板塊成為市場主線,多家公司均透露了固態電池進展。德龍激光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固態電池設備訂單呈逐步增長趨勢,但目前該領域訂單金額較小。
璞泰來已在多個制造環節進行發力布局,其中攪拌機、干法成膜設備等設備實現重點突破或達到可交付狀態,并已經實現向國內外頭部客戶交付干法和固態電池極片設備。
海目星在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公告中表示,公司是行業內最早實現“氧化物+鋰金屬負極”技術路線,并完成鋰金屬固態電池商業閉環,應用于低空飛行器上的固態電池設備公司。
中偉股份在互動平臺表示,目前,公司與境內外固態電池頭部客戶均有業務合作,現階段公司固態電池材料出貨近50噸。
贛鋒鋰業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在動力電池領域持續開發,固態電池已在部分車型試裝車及量產,并應用于知名無人機及eVTOL企業。
(責任編輯:子蕊)
退役電池流向小作坊、白名單企業“吃不飽” 工業和信息化部:用法治手段規范回收2025-06-27 14:20
|
固態電池量產節奏加快 上市公司密集推新2025-06-10 17:19
|
兩大巨頭聯手開發下一代固態電池技術2025-03-10 14:44
|
電力設備與新能源行業觀察:光伏產業鏈漲價潮持續;固態電池產業化進程加速2025-03-10 15:32
|
專訪恩力動力董事長戴翔:低空經濟成為固態電池“練兵場”2024-07-21 09:56
|
蜂巢能源楊紅新:今年一半儲能企業或被淘汰,動力電池企業剩不超40家2024-07-07 13:23
|
欣旺達:全固態電池成本可降至2元/Wh2024-07-03 11:40
|
于清教:我國電池企業在固態電池技術研發等方面已取得重要突破2024-06-28 10:02
|
蔚來李斌:呼吁解決電池壽命問題,“卷”的同時不要忘了合作2024-06-09 11:03
|
許艷華:2035年前后固態電池、鈉離子電池車端應用占比有望超10%2024-05-31 18:56
|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