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發布董事會決議公告稱,公司已于10月20日向全體董事發出了《關于發展轎車、解決同業競爭問題的議案》。
《議案》指出,根據宏觀經濟環境及汽車行業發展趨勢,結合福田汽車未來發展戰略,福田汽車擬拓展轎車業務,探求利潤增長點。福田給出的發展轎車業務的理由是,由于中國的商用車發展已進入成熟期,商用車在汽車產業中的比重逐年下降至今年的15%左右,未來增長空間不大。但是,在商用車進入下降通道的背景下,中國乘用車目前競爭格局未定,未來十年仍處于黃金成長期,預計2030年前后達到峰值并進入成熟期,發展空間巨大。
福田汽車在經過前期周密的調研籌備,汲取大量的海內外歷史經驗,依托多年自主創新和戰略聯盟的累積經驗,審慎的提出了拓展轎車業務。進入轎車領域,不僅是福田汽車主動謀求發展的行為,也是順應宏觀環境和汽車產業發展趨勢的順勢而為,有利于拓展在汽車產業中占比85%左右的乘用車市場空間,是對福田汽車現有股東增加利益的事項,是符合福田汽車廣大股東合法權益的。
同時,公告稱,因福田汽車控股股東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下屬控制的部分其他企業(主要為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也從事轎車等相關業務,為消除該等同業競爭局面給福田汽車和北汽集團造成的不利影響,在保護福田汽車全體股東合法權益的基礎上,母公司北汽集團提議通過以下措施消除同業競爭:
1北汽股份購買福田汽車轎車等構成同業競爭的業務;
2北汽股份吸收合并福田汽車;
3北汽集團指定的其他主體實施第(1)、(2)項內容;
4北汽集團及其指定的其他主體采取的其他適當的措施。
公告稱,北汽集團作為福田汽車的控股股東,多年來堅持支持福田汽車的發展并兼顧中小股東的合法權益。上述消除同業競爭的措施,是以福田汽車全體股東合法權益為根本出發點而提出的,既考慮了大股東的合法權益,也維護了中小股東的合法權益,同時又有利于福田汽車轎車業務的推進實施,對于福田汽車未來的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實際上,福田汽車要造轎車在業內已是公開的秘密,傳聞10年有余。早在2006年底,福田就推出了蒙派克商務車(如今為蒙派克E和蒙派克S),試水乘用車市場。多年來,福田也推出了多款乘用車“邊緣”產品如早期的迷迪CDV、傳奇SUV、薩普及拓陸者以及近年來的伽途V3/V5微面、圖雅諾商務車和前不久剛上市的薩瓦納SUV。
所以,福田今天宣布發展轎車業務實際上是多年“計劃”的一種塵埃落定,對于業內來說是意料之中的。但無論如何,福田進軍轎車制造,對行業來說依然是一個重磅新聞。福田畢竟是一家知名的商用車企業、上市公司和品牌,進軍轎車制造將進一步擾亂市場的競爭格局。
福田汽車宣布發展轎車,有哪些優勢?對現有行業的格局將帶來哪些影響并面臨哪些挑戰?
記者認為有以下幾點可以總結:
首先,福田汽車作為中國輕型商用車領域多年的龍頭老大,將成為第一家產品橫跨乘用車(轎車、MPV、SUV,微面)、輕型商用車(微卡、輕卡、皮卡和輕客)、重型商用車(中重卡+大中型客車)包括專用車及工程機械的獨立上市車企。
其次,正如上文所述,福田不是一個外來者。公司自1996年成立以來已經在行業摸爬滾打近20年,有大量的海內外歷史經驗,多年的自主創新和戰略聯盟(如與戴姆勒,康明斯等國際知名企業)經驗。福田將依托這些經驗打造轎車業務。
第三,選擇進入還在增長的乘用車市場(年銷量已達到2000萬輛級別),相對近年不斷在萎縮的商用車市場(年銷量僅三四百萬輛),也是勢在必行,更是為了增加福田現有股東利益擴大股東合法權益,這種戰略并不出人意料。記者整理的數據顯示,商用車占整個汽車市場的份額已在過去6年中下降了10個百分點,今年已經不足15%。
但正如公告所述,福田進軍轎車制造面臨的首要挑戰就是如何避免與姐妹企業北汽股份的同業競爭,雖然母公司北汽集團提議通過四大措施消除同業競爭,福田和北汽股份未來的關系還存在很多懸念,在品牌和產品上如何做到差異化也需要雙方及母公司北汽集團的協同協調。
另外,雖然乘用車市場還在增長,但增速已經大幅放緩,多家乘用車企業已經出現銷量下滑的態勢。未來市場的“新常態”格局將進一步加深,很多企業還有可能面臨出局。福田在此時宣布發展轎車業務,進軍轎車制造,還是人人多多少少捏了一把汗。
實際上,福田宣布發展轎車業務還會讓另外一個項目水落石出:也就是今年早些時候剛剛復出的德國寶沃汽車。在上個月的法蘭克福車展,寶沃復出的第一款車BX7亮相,當時寶沃汽車CEO華立新(Ulrich Walker)也就是福田合資合作伙伴戴姆勒的前任大中華區CEO已經透露,寶沃在北京的工廠已經準備就緒。而這座工廠就坐落于福田位于密云的生產基地。也就是說,福田轎車業務下的第一個品牌很有可能就是寶沃。
福田進入轎車制造,還存在很多變數。但可以肯定的是,挑戰大于機遇,不會太一帆風順。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