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爾喬內反常“開炮”
在馬爾喬內看來,經歷多年的危機之后,歐洲市場開始恢復元氣。隨著美國市場的逐步飽和,未來
在天主教中,煉獄是人死后,煉凈靈魂,做補贖受暫罰的地方,在煉獄里的人可以通過補贖再升入天堂,但靈魂無法從地獄進入煉獄。據此看來,馬爾喬內對《圣經》并不精通,不過這不妨礙我們理解他的意思:經過幾年的痛苦煎熬后,歐洲市場逐步好轉,將迎來長期繁榮。
馬爾喬內的這次“開炮”有點反常,他對歐洲市場的態度一貫是非常消極。在歐債危機爆發前,他就曾指責歐洲經濟增長緩慢、生產效率低下。當競爭對手們紛紛推出新車型時,馬爾喬內領導下的菲亞特卻盡量縮減支出,他認為在可預見的時期內,菲亞特不能在歐洲掙到錢。
美國市場逐漸飽和
馬爾喬內態度的轉變事出有因,1月底菲亞特公布的財報顯示錄得金融危機爆發后的首次季度盈利,2015年有望實現全年盈利。為了生產
2014年10月菲亞特完成與克萊斯勒的合并之后,克萊斯勒旗下的Jeep品牌SUV以及
在馬爾喬內看來,美國不能再保持高速增長,拉丁美洲已經是個“問題孩子”,其它區域的份額又太小,菲亞特克萊斯勒的未來只能指望歐洲市場。
冒險下注,缺乏足夠籌碼
馬爾喬內計劃到2018年前投入480億歐元,他希望推動鞏固阿爾法羅密歐、Jeep以及
過去幾年中,來自美國市場的利潤支持了菲亞特的財務運轉。馬爾喬內的想法是要改變這一局面,降低整個公司對美國市場的依賴性,希望歐洲市場能夠承擔起盈利發動機的角色。
這是馬爾喬內的一個典型的風險管理策略,他希望把菲亞特和克萊斯勒這兩個區域性品牌捏合到一塊,成為世界級的汽車巨頭。不過目前還有許多問題:核心品牌菲亞特在意大利以外的市場極度衰弱,其它品牌如阿爾法羅密歐剛開始恢復,
馬爾喬內目前還沒有贏得足夠的籌碼。雖然對歐洲市場的
外媒提前公布三星Note 7爆炸原因:電池尺寸不合規2017-01-22 16:22
|
特斯拉致死車禍調查結果:不是自動駕駛的錯2017-01-20 17:26
|
日產新項目:汽車發電能上網2016-08-05 11:36
|
州際蓄電池:北美汽車蓄電池領導品牌強勢布局中國市場2016-05-27 17:46
|
史上今日:1889年5月21日 鉛酸電池發明人普朗特去世2016-05-22 13:09
|
谷歌自動駕駛商業化規劃首次曝光:最長可能需要30年2016-03-23 09:54
|
芬蘭鋰電池新合成技術:壽命長導電性高2016-02-18 14:46
|
德國:加大優惠政策 全力發展新能源汽車2016-01-22 13:54
|
新能源車推廣:西安延續優惠政策1:1補貼2016-01-15 10:07
|
分析師:蘋果欲進汽車市場 無緣汽車盛宴2016-01-14 10: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