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底,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發布了由企業自主申報的2013年
電解液主要企業銷售收入情況,從名單看,
電解液企業準入門檻較高,一般中小企業很難獲取下游鋰
電池企業訂單,從國內企業銷售情況來看,江蘇國泰一枝獨秀,繼續領先,銷售突破4.5億元,天津金牛上升較快,比2013年增長幾乎100%,新宙邦、杉杉
電解液、廣州天賜產能也在擴張。特別是杉杉股份全資子公司東莞市杉杉電池材料有限公司在4000噸產能的基礎上,2013年11月又在河北廊坊投資布局3000噸左右產能,緩解長江以北物流成本壓力,目前與天津力神、哈爾濱光宇、環宇、中航鋰電等合作。目前
電解液品牌已經形成國泰華榮、杉杉
電解液、新宙邦、天津金牛、廣州天賜等主流品牌一統市場的格局。
從
電解液產業現狀分析,賽迪顧問投資事業部總經理、行業專家吳輝認為,2013年,全球鋰離子電池
電解液的需求量約為8萬噸左右。預計2020年,全球鋰離子電池
電解液的需求量約為40萬噸左右。價格來看,目前
電解液的平均價格約為7.5萬元/噸(數據看平均價格已經在5萬元/噸左右),整體產業規模約為45億元左右。
目前,全球鋰離子電池
電解液的供應商主要集中在中日韓三國。日本
電解液的主要供應商是宇部興產(基本供給日本三洋)、三菱化學、富山藥品工業等,主要供給日本本土以及部分在華日資企業;韓國
電解液的主要供應商是韓國三星,主要供應韓國本土企業和部分在華韓資企業。國內
電解液廠商包括華榮化工、東莞杉杉、天津金牛、珠海賽緯電子、廣州天賜、北京創亞化工公司等10余家,其產品涵蓋了高、中、低端市場,基本滿足中國鋰離子電池生產的需要,并有部分出口。
作為
電解液首選的電解質六氟磷酸鋰,也是
電解液中利潤最高的關鍵材料,由于其較高的技術壁壘,中國僅有少數企業能夠規模化生產。從全球市場來看,目前,日本森田化學、關東電化和SUTERAKEMIFA三家公司是全球六氟磷酸鋰的主要供應商;韓國有少量的六氟磷酸鋰供給三星電子。吳輝介紹,2010年全球六氟磷酸鋰需求量約為0.45萬噸,2012年全球六氟磷酸鋰需求量增長至0.86萬噸,2013年全球六氟磷酸鋰需求量增長至1萬噸以上,2020年預計將達到5.59萬噸。號:mybattery)認為,目前國內市場六氟磷酸鋰的均價在10-12萬元/噸左右,全球整體市場規模約為18-20億元左右。
中國所需的六氟磷酸鋰電解質基本都從日本采購,關鍵原材料的受制于人嚴重阻礙了中國整個
電解液產業的發展。近期,國內企業已經充分認識到這點,紛紛加大對六氟磷酸鋰的研發和投資力度。目前能夠產業化生產六氟磷酸鋰的企業主要包括天津金牛、多氟多、廣州天賜、九九久等企業。“未來幾年內,中國企業在六氟磷酸鋰技術上的突破將打破其高毛利的神話,六氟磷酸鋰的價格將呈現出較快下降的趨勢。”吳輝表示。
從技術路線來看,目前,
電解液是鋰離子電池四大關鍵材料(正極、負極、隔膜、
電解液)之一,在電池中正負極之間起到傳導電子的作用,是鋰離子電池獲得高電壓、高比能等優點的保證。
電解液一般由高純度的有機溶劑、電解質鋰鹽(六氟磷酸鋰,LiFL6)必要的添加劑等原料,在一定條件下,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目前國內電池生產商
電解液配套也已基本實現國產化。
電解液的主要原材料為六氟磷酸鋰,六氟磷酸鋰要求純度高、游離酸與水分低,但由于本身極易吸潮分解,因此生產難度大,對原料及設備要求苛刻,屬典型的高科技、高危生產環境、高難生產的“三高”技術產品。實驗室到工業化生產的過程可能會很長。六氟磷酸鋰占
電解液成本的50%左右,毛利率高達75%,目前市場基本上被關東電化學工業、SUTERAKEMIFA、森田化學等幾家日本企業壟斷。
在技術發展路線上,吳輝認為,
電解液向滿足更高電化學窗口的新型
電解液發展,同時為了滿足新能源汽車電池和儲能電池的要求,傳統的
電解液也在向通過改性提升安全性的方向改變。在高電壓
電解液領域,目前已經開發完成4.4V的
電解液,但是5V
電解液還在開發過程中。其中美國野貓技術發現有限公司、日本的大金工業和關西化學等都研制出了5V高電壓
電解液,目前產業化可以做到150次循環后還有大于80%的容量保持率。
從技術發展方向來看,鋰離子電池憑借其自身的綜合優勢正在走進一個更為龐大的產業群——汽車動力電池和儲能領域。為了適應這個龐大的產業群,鋰離子電池
電解液材料未來的發展趨勢將主要集中在新型溶劑、離子液體、添加劑、新型鋰鹽等方面,與新型正、負極材料相匹配,從而使鋰離子電池更安全,具有更高的功率、更大的容量,最終安全方便地應用于
電動車、儲能、航天以及更廣泛的領域。為了滿足鋰離子電池產業未來發展的需要,必須開發出高安全性、高環境適應性的動力電池
電解液材料。主要應從
電解液的溶劑、溶質和添加劑的選擇上進行考量。
吳輝認為,首先,盡量選擇工作溫度范圍寬的溶劑,溶劑的熔點最好能在-40℃以下,沸點最好在150℃以上或更高,電化學窗口寬的溶劑能更好地防止在荷電狀態下的
電解液的氧化還原反應,同時可以提高電池的循環穩定性。比如可以考慮使用離子液體、新型溶劑、多組分溶劑等,從而解決動力電池的安全性和環境適應性。
其次,選擇合適的溶質,提高電池的環境適應性。目前通常所用的LiPF6(鋰六氟磷酸鹽)分解溫度低,從60℃開始就有少量分解,在較高溫度或惡劣的環境下,分解的比例大大增加,產生HF(氫氟酸)等游離酸,從而使
電解液酸化,最終導致電極材料的損壞以及電池性能的急劇惡化。
另外,可以考慮添加適量的阻燃添加劑、氧化還原穿梭添加劑、保護正負極成膜添加劑等。采用阻燃添加劑可以確保電池內部熱失控時,
電解液不會燃燒起火,使電池安全性得以保證。采用氧化還原穿梭添加劑的作用是,防止當電池尤其是動力電池組由于在使用過程中出現異常的狀況,單體電池會經常性過充或過放,從而導致電池性能的迅速惡化,進而影響整組電池的性能和使用,甚至帶來安全隱患的發生。采用正負極成膜添加劑的作用是可以有效地保護正負極材料在充電狀態下與
電解液的接觸反應,通過成膜的形式,將高度活性的正負極與
電解液隔離開來,從而防止
電解液在電極表面的反應。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