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經濟增長下行壓力較大,有媒體稱中國光伏市場同樣遭遇困難。但實際上行業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的并網量較去年增長兩倍多,今年裝機容量有望創新高。業內人士稱,當前適逢政策利好期,“互聯網+”的推動作用日益凸顯,光伏行業有望繼續蓬勃健康發展。
2015年上半年國內工業增加值低于GDP的增行,經濟增長下行壓力較大,但光伏行業卻逆勢向上。行業數據顯示,2015年上半年的并網量為7.73GW,較2014年上半年的3.32GW,有著2倍多的增長。業內人士稱,光伏行業的規律是安裝高峰在下半年,預計今年中國的安裝量有望超過17.8GW的目標,達到20GW的歷史新高。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助力之下,我國光伏企業的發展將迎來新機遇。
力堵加工貿易進口漏洞
今年上半年,韓、美、德等國的低價進口多晶硅繼續沖擊國內市場。海關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從韓國進口多晶硅24033噸,每公斤約15.8元;從美國進口10903噸,進口價每公斤約14.3元;從德國進口16660噸,進貨價每公斤19.41元;從全球其他地區多晶硅進口8493噸,僅占總量的14.1%。這無疑導致了國內多晶硅企業庫存高企,虧損嚴重。業內人士稱,以上三國的多晶硅之所以大量涌入國內市場,一是價格低廉,較國內產品具有明顯的成本優勢;二是政策上存在漏洞,2014年發布的暫停多晶硅加工貿易進口的公告給予了一年的延緩期,沒有真正執行。
但記者了解到,2014年8月14日由商務部以及海關總署聯合正式發布的意在暫停受理太陽能級多晶硅加工貿易進口業務申請的公告(以下稱“58號文件”)最晚不超過今年的8月31日將正式執行,屆時利用加工貿易渠道出口至我國的美國、韓國、德國等多個國家的多晶硅將面臨高額的“雙反稅”。這意味著其成本的大幅增加,傾銷的規模預計將有所縮小。
業內人士分析稱,“58號文件”正式執行后,將有力堵住加工貿易的進口漏洞,對于保護國內多晶硅產業、光伏行業健康發展有著積極意義。
“一帶一路”助力企業開拓市場
除了對進口市場加強監管之外,今年我國重點推進“一帶一路”戰略,也是促成光伏行業發展的良好機遇。據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人口約占全球的60%,經濟總量占全球的近30%,隨著經濟合作規模的擴大和技術的進步,沿線國家的經濟增長空間比較大,對新能源的需求也會日益增長。
當前中國光伏產能已占到全球70%,在科研領域也全面領先。正處于轉型升級階段的中國光伏企業,適逢中央提出“一帶一路”的戰略部署,這無疑將利于國內光伏企業開展布局全球。
近日,克利夫蘭能源經濟與財務分析研究所(IEEFA)的報告預測,印度很可能無法實現其2022年光伏裝機量達到100GW的目標,但可達到75GW,這一數據仍然令人驚嘆。屆時,75GW的光伏裝機量可發電110萬億瓦時,占到了印度總用電需求的22%。像國內很受關注的海潤光伏就已進軍印度市場,曾發布公告稱,海潤光伏印度有限公司、海潤光伏新加坡有限公司將在印度新德里合資設立海潤光伏電力有限公司,主要從事光伏產品生產、銷售及研發,光伏項目投資。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光伏等新能源發電成本已經逐步接近常規的石化能源,未來幾年內,光伏發電成本還將進一步下降。此外,隨著“一帶一路”的推進以及各國間合作的加強,我國光伏行業在技術和市場兩方面將實現雙贏。
(責任編輯:admin)
補貼新政反響:新年開頭卻將面臨“只訂不賣” 多家新能源車企未2017-01-03 10:05
|
燃料電池汽車推廣面臨“三缺”難題2016-12-06 17:13
|
工信部“白名單”讓韓系電池企業陷入了被動2016-08-11 13:57
|
動力電池回收:新時期的“馬糞”危機?2016-07-20 14:23
|
退役的動力電池能否跨過“報廢”關?2016-06-06 16:35
|
“換電”能否對癥新能源車痛點2016-05-03 15:30
|
中國車市回暖向好 新能源和智能化成發展“支點”2016-04-28 09:52
|
互聯網+汽車” 不同于新能源車的熱度2016-04-28 09:46
|
解析:混動車大勢下 為何秦受“獨寵”?2016-04-28 09:42
|
別讓補貼政策有“空子”可鉆2016-04-25 09: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