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龍佰集團發布公告稱,近日,公司與比克
電池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立足于以長遠高質量發展為目標的戰略定位,為了充分挖掘各自優勢領域的潛能,提升雙方核心競爭力,經友好協商,公司與比克
電池一致同意在優勢互補、互惠互利、協同合作、共同發展的基礎上,建立起面向未來、長期穩定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協議主要內容包括:雙方以“鋰電聯盟”為載體,建立互惠互利合作機制,共促鋰電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強雙方在產業協同、技術研發、供應體系、市場開拓、項目建設等領域的深度綁定,建立緊密、穩定的供應關系,比克電池于2022-2024年期間向龍佰集團采購鋰電正負極材料,兩種材料的年采購數量均不低于5000噸、8000噸、10000噸,龍佰集團給予一定價格優惠,實現合作共贏。
雙方將以“產業耦合”為引領,挖掘產業鏈交互潛能,打造閉環生態系統。在現有產業協同基礎上,支持產業鏈缺失環節實施技術改造,補齊產業鏈閉環短板,共同推動鋰電產業補鏈、延鏈、強鏈項目落地建設,融通打造從上游原料及鋰電池材料到下游鋰電池市場應用、電池回收的鋰電池全產業鏈閉環生態系統,形成多元化耦合發展的業務模式。
在協同開拓新市場方面,利用雙方在產業鏈條上的高度融合,形成新的競爭優勢,打造利益共同體,聯合規劃市場布局,共同開拓國際性客戶、市場,實現強強聯合。在提升國際影響力的同時,提高雙方各自產品市場占有率,必要時可開發聯合銷售模式,優化銷售配置。
此外,雙方建立長期合作機制。戰略合作協議簽訂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三年,期滿后根據實際情況續簽或再行商定。
龍佰集團表示,公司與比克電池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有助于雙方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充分挖掘各自優勢領域的潛能,提升雙方核心競爭力。協議的履行預計對公司未來年度經營業績產生積極影響。
電池聯盟注意到,在此之前,龍佰集團已多次加碼新能源電池領域。
跨界入局鋰電池
今年以來,龍佰集團逐步進軍電池行業:2月18日,龍佰集團公告,公司全資子公司佰利新能源龍蟒佰利全資子公司佰利新能源擬出資3億元人民幣在河南省沁陽市成立河南龍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3月24日,河南佰利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以約2.92億元人民幣收購焦作市中州炭素有限責任公司所持有的河南中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權;7月25日,龍佰集團董事會審議通過公司與湖北萬潤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湖北南漳縣成立合資公司建設年產10萬噸磷酸鐵項目的議案;8月12日,龍佰集團宣布擬投資12億元建設年產20萬噸電池材料級磷酸鐵項目、投資20億元建設年產20萬噸鋰離子電池材料產業化項目、擬投資15億元建設年產10萬噸鋰離子電池用人造石墨負極材料項目。
近期該公司動作更加頻繁:11月30日,龍佰集團在公告中透露,為抓住鋰離子電池的發展機遇,進一步加強公司在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產業的布局,公司全資子公司河南佰利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擬投資建設年產20萬噸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項目。
據悉,年產20萬噸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項目總投資35億元,項目分三期建設,其中,一期、二期分別建設年產5萬噸鋰離子電池石墨負極材料生產線,三期建設年產10萬噸鋰離子電池石墨負極材料生產線。
12月1日,龍佰集團再發公告:公司與南漳縣人民政府于近日簽署了投資合同,合同主要內容包括年產15萬噸電池級磷酸鐵鋰項目和鈦白粉后處理擴能項目(20萬噸/年)。其中,年產15萬噸電池級磷酸鐵鋰項目由公司控股子公司湖北佰利萬潤新能源有限公司(暫定)投資,總投資20億元,分兩期建成年產15萬噸電池級磷酸鐵鋰生產線。第一期新建15萬噸/年磷酸鐵工程;第二期延伸建設15萬噸/年磷酸鐵鋰工程。
鈦白粉龍頭未來可期
公開資料顯示,龍佰集團成立于1998年8月20日,上市日期為2011年7月15日,是一家致力于鈦產業深度整合及新材料研發制造的大型化工企業集團,目前集團產業基地布局河南、四川、湖北、云南、甘肅等五省六地市,初步形成從鈦的礦物采選加工,到鈦白和鈦金屬制造,衍生資源綜合利用的綠色產業鏈。
龍佰集團之所以選擇投資電池,是因為看中該產業的巨大潛力,其曾在公告中提到:當前,我國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鋰離子電池作為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車三大產業中的重點交叉產業,需求端正在逐步擴大。負極材料作為鋰離子電池四大關鍵主材之一,是鋰離子電池產業鏈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
而電池行業的持續向好,也讓龍佰集團的業績越來越好。今年前三季度,龍佰集團實現營業收入152.68億元,同比增長54.2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8.31億元,同比增長96.48%。
公司近日還發布了2021年度業績預告,報告期內,預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5.77億元-57.2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00%-150%,上年同期凈利潤盈利22.89億元。
光大證券的觀點認為,龍佰集團是國內鈦白粉龍頭企業,擁有較強的規模優勢和成本優勢,疊加鋰電材料項目投產后,其成本優勢和盈利能力將進一步增強,預測2021-2023年凈利潤為49.18/54.29/60.29億元。
按照龍佰集團的規劃,“十四五”期間,公司除了規劃鈦白粉,海綿鈦及鈦合金產能外,同時在新能源材料、稀貴金屬、智能制造、循環經濟等領域實現突破。預計到“十四五”末,公司總資產達500億元,營業收入達500億元,利稅超150億元。
華安證券研報分析,龍佰集團加速布局新能源材料領域,拓展磷酸鐵及磷酸鐵鋰、人造石墨負極等電池材料,未來有望形成“鈦白粉+新能源”雙輪發展模式,實現從資源綜合利用到新材料生產的轉型,持續向下游延伸構建一體化優勢。
相信隨著各項產能的逐步釋放,龍佰集團未來在新能源電池產業鏈將會有更好的表現!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