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晚,杭電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擬以近期新設立的全資子公司江西杭電銅箔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杭電銅箔”)為投資主體,在江西省南昌市小藍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約50億元建設新能源汽車鋰
電池超薄銅箔項目。
公告顯示,該項目規劃總用地面積約280畝,其中一期項目用地面積約200畝(含配套設施),二期項目用地面積約80畝。項目主要從事4.5-8μm動力鋰電池銅箔研發及生產,分兩期建設,其中一期產能規劃2萬噸,二期產能規劃3萬噸。
杭電股份表示,公司布局新能源汽車鋰電池超薄銅箔項目,進一步拓展了公司產業布局,推動了公司在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增強了公司發展潛力,對促進公司長期穩定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該項目二期建成投產后,杭電銅箔將具備年產5萬噸新能源汽車鋰電池超薄銅箔的生產能力。
鋰電銅箔市場前景廣闊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產業進入快速發展通道。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670萬輛,同比增長102.4%。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發布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為 352萬輛,同比增加158%;2022年一季度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為126萬輛,同比增加139%。
全球新能源汽車進程不斷提速,帶動鋰電池產業高速增長,進而帶動了鋰電銅箔需求的提升。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預測,未來幾年全球鋰電池市場仍然將保持中高速增長態勢,到2025年全球鋰電池出貨量有望達到1523GWh,全球鋰電銅箔市場需求將達97萬噸,2020-2025年復合年均增長率為33.9%。
據了解,高能量密度將成為未來鋰電池的主要發展方向。未來,隨著鋰離子電池行業的不斷發展和終端客戶對鋰電池能量密度要求的不斷提高,6μm以下高性能極薄銅箔將成為鋰離子電池制造商使用的重要負極基礎材料。
目前,中國鋰電池銅箔以6-8μm為主,繼寧德時代于2018年實現6μm鋰電池銅箔切換后,比亞迪、國軒高科、星恒股份、億緯鋰能等國內主流電池廠也在積極引入6μm鋰電池銅箔,6μm極薄銅箔國內滲透率有望進一步提升。為進一步提高鋰電池能量密度,更薄的4.5μm銅箔已成為國內主流鋰電池銅箔生產企業布局的重心。
鋰電鋁箔企業加速擴產
巨大的市場需求,帶動企業紛紛對鋰電銅箔進行加碼。今年以來,多家銅箔行業相關公司宣布擴產,多個鋰電銅箔項目簽約開工。
3月24日,嘉元科技發布公告稱,擬投資建設江西嘉元新增年產1.5萬噸電解銅箔項目,主要生產高端電解銅箔,投資金額不超過10億元。
2月25日,諾德股份宣布,公司全資孫公司惠州電子與海外某大型車企簽訂鋰電銅箔產品的生產定價合同。合同約定:2022年度諾德股份及其孫公司向合作客戶及其授權方供應產品合計不少于6930噸,2023年1月1日以后保證供應產品單月不少于1515噸。
而就在1月16日,諾德股份曾表示,公司擬在湖北黃石投資建設諾德10萬噸銅箔材料新生產基地,注冊資本35億元。
2月19日,金川集團銅業有限公司30Kt/a新能源電子材料銅箔項目開工。項目總投資25.46億元,分三期建設,其中一期和二期分別生產5kt/a鋰電銅箔。
2月15日,正威國際集團簽約的鋰電銅箔項目落戶福建福州,項目計劃總投資200億元,主要建設5-20萬噸鋰電銅箔生產線,預計產值達300億元。
2月11日,龍電華鑫南京銅箔項目開工,項目總投資100億元,將建設3條生產線,可年產3萬噸4-8微米高性能超薄銅箔材料。
1月20日,華友集團華創新材料有限公司與南昌市經開區就年產10萬噸鋰電銅箔生產項目簽約。項目總投資100億元,將于今年4月開工,計劃2023年4月建成試投產。
此外,寧德時代、比亞迪、蜂巢能源、億緯鋰能等電池龍頭企業也以入股鋰電銅箔企業、合建銅箔項目等來占據主動權。
今年2月23日,銅博科技發生工商變更,比亞迪成為其股東之一;2月8日,嘉元科技在公告中透露,公司擬與寧德時代在梅州市投資設立合資公司,規劃建設年產10萬噸高性能電解銅箔項目;1月,蜂巢能源完成對江銅耶茲的投資,深化其在鋰電銅箔領域的供應鏈布局。
去年12月,寧德時代與鼎勝新材簽訂了框架性《合作協議》,擬在2021年1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間向鼎勝新材采購合計51.2萬噸的動力電池鋁箔;6月,華北鋁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冊資本11.4億元,參投公司包括合肥國軒、宜賓晨道、億緯鋰能、比亞迪等;3月,德?萍荚鲑Y3152.5851萬元,其中寧德時代通過晨道投資間接參與了本次融資,投資金額1.64億元。
中國電子材料行業協會銅箔分會預計,2022年將有10.05萬噸新增銅箔產能,其中85%為鋰電銅箔,約8.5萬噸。可以想象,隨著產能的逐步釋放,今后鋰電鋁箔市場的競爭將更加激烈!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