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北京的上班族李先生駕駛著他的增程車匯入車流,儀表盤顯示純電續航還有230公里。他記得三年前的增程車,純電續航僅40公里左右,僅能滿足單程通勤,而如今他的車充一次電可滿足整周出行。
今年8月,智己汽車發布搭載66kWh電池的增程車型,純電續航超過450公里,甚至超過了特斯拉Model 3的電池容量。 無獨有偶,小鵬、極氪等品牌也相繼推出純電續航超過350公里的增程車。
這場電池容量的“軍備競賽”正以驚人速度推進,從120公里純電續航升至200公里耗時數年,而從200公里邁向400公里卻僅用了一兩年。
增程車電池容量激增的首要驅動力來自用戶需求。據統計,超過90%的增程車用戶在出行時優先選擇純電模式,實際上將增程車當作純電動車使用。早期增程車純電續航短導致頻繁充電,成為用戶主要痛點。
市場競爭是另一關鍵因素。在新能源汽車同質化嚴重的背景下,續航里程成為最直觀的產品賣點。易車網報道指出,這種“數字游戲”導致車企陷入純電續航里程的軍備競賽,即使意識到大部分用戶可能用不上如此大的電池容量,也不得不跟隨市場趨勢。
政策引導也在推波助瀾。中國汽車行業的“雙積分”政策使車企更傾向于大電池包,以支持更長純電行駛,減少發動機啟動頻次,從而降低綜合油耗。
電池容量的增加帶來購車成本的明顯上升。真鋰研究數據顯示,目前國內LFP動力電池單位成本雖已降低,但通過做大電池包,疊加系統成本,每度電的成本仍增加600元左右。這意味著電池容量增加10度電,成本將上升約6000元。
車重增加導致能耗上升是另一個常被忽視的問題。中汽研數據顯示,車重每增加100公斤,電耗增加5%-8%。車輛搭載更重的電池包,導致純電模式下電耗增加,饋電狀態下發動機需要消耗更多燃油給電池充電,實際油耗可能不降反升。
有車主反映,電池增大后充電時間明顯延長。即便使用快充,充滿電也需要1小時左右,而當前全國公共快充樁平均功率僅為106.9kW,難以滿足大容量電池車型的快速充電需求。
面對電池容量不斷增長的趨勢,如何在性能與安全之間找到平衡點成為行業關鍵問題。電池安全是首要考量。智己汽車與寧德時代合作的電池包采用了七重安全防護系統,電芯間填充氣凝膠隔熱墊與陶瓷硅橡膠,防止單顆電芯失控引發熱蔓延。
專家認為,電池容量應有合理邊界。行業專家普遍指出,能夠覆蓋90%用戶單日出行需求的純電續航已經足夠,基于中國城市交通大數據分析,這一數值大約在150-200公里之間。超過這一范圍,邊際效用將顯著下降。
技術優化比單純擴大電池容量更為重要。華為數字能源研發的智能增程控制系統,能根據導航數據預判路況,提前調整油電配比,使增程器發電效率提升15%。這類技術突破讓“大電池”與“低油耗”不再矛盾。
未來增程技術的發展應當更加注重用戶真實場景。市場研究顯示,90%的私家車單日行駛里程不超過100km,95%不超過150km。設計能夠覆蓋這一需求的電池容量,再搭配高效增程系統,可能是增程車最合理的配置方案。
增程車電池容量越做越大,既是對市場需求的響應,也是技術進步的體現。然而,單純的“堆料”并不能解決所有問題,甚至可能帶來新的隱患。
在新能源車發展道路上,真正的創新應著眼于整體能效優化和用戶體驗提升,而非陷入無意義的參數競賽。只有找到性能與安全的最佳平衡點,增程技術才能實現其作為電動化轉型橋梁的真正價值。

廢舊電池處理處置師職業技術培訓正在火熱招生中.....2025-09-26 09:57
|
國家級賽事落地權爭奪開啟!第二屆全國電池行業技能大賽場地征集倒計時2025-09-12 08:41
|
賦能新能源未來 | 第二屆全國電池行業職業技能競賽專家團招募正式啟動2025-09-12 08:09
|
非洲電池回收藍海:年增45%的千億市場,中國技術如何領跑?2025-09-08 09:28
|
填補行業空白!綠色智匯 + 深圳新能源汽車促進會聯合制定,電池制造 / 維修國家職業標準正式發布2025-09-04 13:36
|
2025全球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產業峰會暨第十三屆退役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會議盛大開幕2025-09-01 10:13
|
電池維修保養師雙證就業班培訓!正式來襲,打通就業最后一步!2025-09-02 08:56
|
明天!電池制造工程師培訓正式開班!!2025-08-26 16:20
|
國家新職業雙證加持|電池維修保養師雙證就業班正式啟動,搶占 3000 億維保市場!2025-08-25 08:23
|
峰會嘉賓前瞻 |深圳市新能源汽車促進會黃昊解析現有電池產業政策下的數字孿生技術應用及發展趨勢2025-08-20 09:17
|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