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宜豐縣工業園內,龍蟠時代碳酸鋰工廠如今靜悄悄的。這家由寧德時代與龍蟠科技合資組建的企業,于9月25日突然停擺,多數員工進入休假狀態,而此前這里還是機器轟鳴的鋰電材料生產基地。
據工廠內部人士向記者透露,生產線預計要到11月才能恢復運轉,這一時間恰好與市場傳言中寧德時代宜春枧下窩鋰礦的復產計劃相契合,暗示兩者間存在緊密關聯。
核心工廠停擺:依賴單一礦源的“致命短板”
龍蟠時代成立于2022年3月,是寧德時代布局宜春鋰電產業鏈的關鍵節點。股權結構上,龍蟠科技持股70%、寧德時代持股30%,項目一期投資超25億元,占地600余畝,建成后設計年產4萬噸電池級碳酸鋰。
在停產前,這家工廠的實際月產量已從6000-7000噸大幅下滑,最終陷入停滯。業內人士指出,停產并非偶然,而是寧德時代宜春鋰礦停產引發的連鎖反應——龍蟠時代的生產高度依賴枧下窩鋰礦的原材料供應,這種單一依賴成為了制約其運轉的“阿喀琉斯之踵”。
停產根源:采礦證到期與礦種變更的雙重阻礙
追溯龍蟠時代停產的源頭,是2025年8月9日寧德時代宜春枧下窩鋰礦采礦許可證的到期,礦山隨即停止開采作業。
這座礦山對寧德時代意義重大:可采儲量達77492萬噸,年生產規模3000萬噸,服務年限25.83年,按平均氧化鋰品位折算,每年能產出20萬噸碳酸鋰,占寧德時代自供鋰資源的30%以上。
采礦證到期后,寧德時代迅速提交了續期申請,公司高管在2025年半年報業績解讀會上表示,省、市級相關部門已確認收件,申請材料要件齊全、內容完整。但審批流程比預期更復雜,一方面因為鋰礦管理權限在自然資源部,需部級層面審批;另一方面,枧下窩礦最初以“陶瓷土(含鋰)”名義獲得探礦權,如今需變更為鋰礦和陶瓷土兩個主礦種,進一步拉長了審批周期。
審批困局:監管趨嚴下的行業共性挑戰
枧下窩鋰礦的審批難題,折射出宜春地區鋰礦監管的整體收緊。宜春市自然資源局要求轄區內8座大型礦山在9月30日前提交礦種變更儲量核實報告,截至9月17日,僅寧德時代和國軒高科完成提交,其余礦山尚未跟進。
這一要求與當地對涉鋰礦種的合規性審查趨嚴直接相關。由于鋰礦與陶瓷土礦的價值、競買程序差異顯著,此前以陶瓷土礦名義獲取的礦權,如今變更為鋰礦需經過復雜的評估與審批。
盡管寧德時代已將枧下窩礦的礦種變更核實報告提交至宜春市自然資源局,且經專家評審初步認定含鋰礦和陶瓷土兩個主礦種,但后續仍需自然資源部審批,復產時間因此存在不確定性。
應對之舉:短期尋源與長期保供的雙重努力
面對停產危機,龍蟠科技相關人士表示,龍蟠時代9月仍維持正常生產,后續生產取決于原材料采購情況,目前公司正積極拓展江西省外礦源,試圖盡快重啟產線。
但尋找替代礦源難度不小。中糧期貨研究院報告顯示,宜春市自然資源局轄區內8座大型礦山實際年產能4390萬噸,而未停產前的枧下窩鋰礦年產能就達3000萬噸,占比超68%,其規模優勢讓其他在產礦山難以替代。
寧德時代也在全力推進復產,9月9日,其控股子公司宜春時代新能源礦業有限公司召開“枧下窩鋰礦復產工作會議”,明確將召回已調配至電池廠的第一批原礦區員工,同時停止第二批員工的應援調配,為短期復產做好后勤保障。
市場沖擊:供需失衡與產業鏈利潤擠壓
龍蟠時代停產已對鋰電市場供需格局產生影響。作為鋰電池正極材料的關鍵原料,其4萬噸年產能在市場供給中占據一定份額,若停產持續至11月,將進一步加劇碳酸鋰供應緊張,對鋰價形成支撐。
這一局面將帶來雙重影響:一方面可能推動鋰價反彈,另一方面會增加電池廠商的成本傳導壓力。中游加工企業因原料短缺,被迫高價外購礦源,利潤空間將被擠壓;對龍蟠科技而言,合資公司作為其鋰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短期業績也將承壓。
市場原本預期枧下窩鋰礦停產3-6個月,部分機構甚至預測停產周期更長。若11月能順利復產,市場沖擊相對可控;若審批延遲,停產時間延長,將引發鋰價更大幅度波動,進而影響整個動力電池產業鏈。同時,這一事件也暴露了新能源產業鏈縱向整合的風險——過度依賴單一原材料來源的企業,在供應鏈中斷時會顯得格外脆弱。
未來展望:合規轉型與供應鏈重塑的行業拐點
龍蟠時代停產事件,或將成為宜春鋰礦產業發展的“分水嶺”。當地政府正通過加強合規管理,推動鋰礦開發從粗放走向規范,短期雖會影響產能,但長期有利于行業可持續發展。
對寧德時代而言,此次經歷將促使其重新審視供應鏈安全。作為全球動力電池龍頭,穩定的上游原材料供應是核心競爭力,未來其可能通過加快其他鋰資源基地開發、拓展全球鋰資源布局、加強與多供應商合作等方式,減少對單一礦源的依賴,增強供應鏈韌性。
被譽為“亞洲鋰都”的宜春,正經歷產業成長的“陣痛期”,從早期的無序開發逐步邁向規范管理,推動鋰電產業走向成熟。
目前,鋰價走勢仍充滿懸念:若枧下窩鋰礦11月順利復產,龍蟠時代生產線將重新運轉;若審批延遲,停產周期延長可能引發鋰價劇烈波動。龍蟠科技相關人士表示,公司正“盡最大努力推動產線盡快運營”,但在礦業審批流程面前,企業的急迫與努力仍需等待。
在全球新能源產業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供應鏈安全已成為核心競爭要素,此次事件也為所有新能源企業敲響警鐘:唯有掌握穩定可靠的上游資源,才能在行業“下半場”競爭中占據主動。
比亞迪聯手國軒高科組合資公司 補三元鋰電池短板對抗寧德時代?2017-09-07 10:11
|
|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