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包括純電動汽車、燃料電池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總的來講,無論是從性能價格比,還是從使用方便性方面來說,新能源汽車現在都比不上燃油汽車,這是一個基本判斷。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全世界都是采取由國家、由政府出政策,包括優惠政策和補助政策,推動其形成一定的市場。那么,應形成多大的市場?現在有些國家達到了十幾萬輛,而德國、日本、美國、中國都是按照百萬輛級的目標發展。
事實上,新能源汽車市場對汽車行業來說,是帶有實驗性質和試點性質的市場,目前還沒到普及的程度。當新能源汽車的現狀定位清楚、準確后,很多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董揚認為,就目前來說,新能源汽車企業緊跟國家政策發展,既是政府所引導的結果,又是政府所希望的結果。政府有優惠、有補貼,企業積極生產該類型車,用戶有一定數量買這種車,通過一定數量的生產和使用,完善并發展技術、完善工藝。除此以外,對新能源汽車的使用模式也在研究和創新,這也是我國及其他國家搞試點推廣的目的。
現在很多人都擔憂新能源汽車的將來怎么辦?是不是經政策補貼后成本下降了就可暢行無阻的進入市場?董揚認為,目前很難下定論。如果新能源汽車一切發展順利,性能提高較快,如電池比能量提高50%,即續航里程提高一倍,現在續航100多公里的車達到200公里,現在續航200公里車達到300公里,那么,新能源汽車技術就接近于實用了。再比如,電池成本下降50%,新能源汽車相比普通燃油汽車成本劣勢就不會太明顯了。所以,現在是在試點的過程中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但并不確定3年或5年后新能源汽車將達到什么水平。
眾所周知,發展電動汽車是因為環境問題和石油能源問題日益嚴峻,電動汽車可以使用多種能源,綜合效率比較高,可緩解環境壓力和能源緊張問題,所以全世界都在努力去做,而不是坐等市場化的到來。目前,這些努力包括政府出臺政策、建基礎設施、補貼資金、減少收稅等手段,而企業需要在研究方面投入大量資金,所以,在發展新能源初期,很多車都是在賠錢賣,而用戶也是在以使用不方便為代價做出犧牲,從某種意義上說,發展新能源汽車是全社會共同參與為長遠發展所開展的宏大的公益行動。
新能源汽車產業處于試點階段,存在諸多不確定性,總體目標是通過試點促進技術發展和成本下降,促進使用模式的創新。但試點階段是5年、10年還是20年?目前仍是未知數。董揚認為,無論是政府還是企業,都不必憂慮,只要看清楚新能源汽車是有益的、重要的本質,需要認真去做,將來再根據發展的情況、資源的情況及其他方面的情況再做決定,現在過多地擔心是不必要的
(責任編輯:admin)
茹彩忠:充電技術多樣化分析 充電樁并非不二之選2016-08-10 14:40
|
李玉軍:對動力電池材料發展的建議2016-08-08 14:46
|
李萬里:新能源汽車應持續為先導型產業撐腰2016-08-04 10:17
|
墨柯:電動汽車市場發展已基本擺脫油價掣肘2016-04-29 08:38
|
賈躍亭:要顛覆特斯拉電動汽車主導地位2016-04-26 09:42
|
廣汽吳松:傳祺新能源汽車要后來居上 明年開啟大規模推廣2016-04-26 09:21
|
發改委姜克雋:10年后國企電動汽車產能會過剩2016-04-25 09:22
|
專訪科力遠張彤:2018年將迎來混合動力汽車大規模推廣2016-04-25 09:17
|
張志勇:影響汽車品牌未來勝負的七項關鍵因素2016-04-25 09:03
|
何侖:日本豐田電動車比我們領先幾步?電池困境何處?2016-04-25 08: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