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獲悉,11月,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同比雙雙增長,動力
電池的產量同樣也增長。
數據顯示,11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9.8萬輛和20萬輛,同比分別增長75.1%和104.9%,其單月產銷第5次刷新了當月歷史記錄;動力電池產量共計12.7GWh,同比增長40.7%,環比增長29.1%。
累計方面,1-11月,我國動力電池產量累計68.3GWh,同比累計下降13.8%。
從細分產品來看,2020年11月,三元電池產量7.3GWh,占總產量57.3%,同比增長35.6%,環比增長32.1%;磷酸鐵鋰電池產量5.4GWh,占總產量42.5%,同比增長49.3%,環比增長25.1%。
鋰電池的應用場景主要分為三類:消費類(消費電子、電動工具等)、動力類(電動汽車)、儲能類(通信基站備用電源、電力電網儲能、家庭電力儲能等)。
消費類中,由于鈷酸鋰LCO的能量密度最高、成本最高(采用的貴金屬鈷最多),對電池價格并不敏感的消費電子多數使用鈷酸鋰LCO。
在動力類領域,2009-2016年間,磷酸鐵鋰LFP憑借著低成本、高安全性,成為乘用車領域(即9座以下)、商用車領域(9座以上,或以載貨為主要目的)的主流選擇。
2016年后,在汽車消費者對續航能力的高要求、政策對高能量密度電池的傾斜的背景下,三元材料憑借著高能量密度在乘用車領域異軍突起,但商用車領域依然主要使用磷酸鐵鋰LFP。
儲能類中,國外主要采用三元材料,國內主要采用磷酸鐵鋰,尤其是是梯次利用的磷酸鐵鋰。隨著國產磷酸鐵鋰LFP電池技術成熟、成本下降、安全性被驗證,國產磷酸鐵鋰LFP逐漸滲透到全球儲能市場。
當前動力電池行業內量產的三元軟包動力電池平均電芯能量密度已達240-250Wh/kg,但同材料體系的三元方形動力電池能量密度為210-230Wh/kg。
三元軟包動力電池單體電芯能量密度比三元方形動力電池平均高10%-15%。循環壽命方面,軟包電池循環壽命更長,100次循環衰減比方形電池少4%-7%。
電芯層面,三元軟包動力電池電芯的尺寸以及形狀設計靈活,企業可以依據自身產品設計、客戶需求進行定制。
在模組和電池包層面,三元軟包動力電池的空間布局更為靈活,可以呈矩形或T字形布局,能夠滿足更多車型對動力電池的空間要求。
2018-2019年,國內三元電池形成了雙寡頭格局,市占率分別達到39.7%、52.5%。2020年上半年由于特斯拉Model 3在國內市場的銷量異軍突起,LG化學市占率躋身第二。
2020年10月份,數碼以及小動力市場需求穩健,由于下游龍頭電池企業開工率較高,需求穩步提升使10月三元材料產量繼續增加。增量明顯的企業分別為:容百科技、長遠鋰科以及當升科技等。
后期,隨著企業年前集中搶裝等原因,需求進一步穩步提升,預計12月份三元材料產量或繼續保持增長。
而磷酸鐵鋰電池行業經歷沃特瑪事件后,集中度大幅提高,形成了以寧德時代、國軒高科、比亞迪為代表的第一梯隊。
據高工鋰電數據,2019-2020年上半年公司市占率達到55.8%、62.3%,集中度仍在提升,而其余企業的份額則大多在5%以下,行業出清初具成效。
鋰離子電池是現代高性能電池的代表,由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隔膜、電解液四個主要部分組成。性能要求高能量密度、長壽命、可靠安全。
國內電動化供應鏈完善,格局已經清晰。2019年中國企業在動力電池/正極/負極/隔膜/電解液行業的CR4分別達到了77%/28%/75%/61%/67%,各子領域龍頭已經明確。
數據來源:GGII
正極材料
根據真鋰研究數據顯示,2019年行業排名前三的公司中,廈鎢新能源正極材料出貨量主要由鈷酸鋰和三元材料構成,鈷酸鋰占比超過50%。德方納米正極材料出貨均為磷酸鐵鋰,容百科技正極材料出貨均為三元材料。
而其他電池材料雖然在產品具體型號有所不同,例如隔膜的厚度、涂覆的材料、電解液的添加劑、石墨的性能指標等,但在大的類別方面相對單一,下游的需求也相對穩定。
負極材料
負極是鋰電池的主要組成部分,它是由負極活性物質、粘合劑和添加劑混合制成糊狀均勻涂抹在銅箔兩側,經干燥、滾壓而成。
負極材料可分類碳材料和非碳材料兩大類,前者包括人造石墨、天然石墨等石墨類碳材料以及軟碳、硬碳等無定型碳材料;后者包括錫基、硅基、鈦基等合金材料。
2019年全球負極材料出貨量前四家企業均為中國企業,以貝特瑞、杉杉股份和璞泰來為代表的龍頭負極企業對外出口持續增加。
據GGII數據,2019年國內鋰電池負極材料產量26.5萬噸,貝特瑞、杉杉股份和江西紫宸合計產量15.5萬噸,占據58.5%的市場份額?傮w來看,負極材料行業呈現寡頭壟斷的態勢。
隔膜
隔膜是一種具有微孔結構的薄膜,是鋰離子電池產業鏈中最具技術壁壘的關鍵內層組件,在動力電池中成本占比約為10%-20%。隔膜在鋰電池中主要起到隔絕正負極防止短路并提供微通道支持鋰離子遷移的作用,對電池安全性、倍率性能和循環性能影響關鍵。
GGII調研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鋰電隔膜出貨量為27.4億平米,同比增長35.6%,連續5年保持30%以上增長。動力電池需求快速增長,帶動中國鋰電行業崛起。
從市場格局看,隔膜市場集中度高并且還在大幅提升。2019年濕法隔膜CR5占比79%,其中上海恩捷股份占比44%,蘇州捷力占比12%,湖南中鋰占比11%,星源材質占比8%,滄州明珠占比4%。
電解液
國內動力電解液整體格局穩定,CR3占據近60%份額。2019年中國整體電解液CR3份額為55%,動力環節CR3占比59%。前三強中天賜與新宙邦份額整體穩定,江蘇國泰有所下滑,杉杉股份快速提升,整體形成四強多小的格局。
據國際市場研究機構AdroitMarketResearch最新發布的報告預測,2018年至2025年,全球動力鋰電池市場規模年復合增長率接近14.3%,其中大部分增長規模來自亞太地區。隨著新能源車行業的向好發展,鋰電池有望迎來新一輪加速發展。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