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隨著英法宣布將于2040年全面禁售傳統汽油和柴油車,多個歐洲國家釋放了禁售燃油車的信號。不久前,我國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在2017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上致辭時透露,我國已啟動傳統燃油車停產停售時間表研究。近日,工信部等五部門聯合出臺《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并于10月17日,對《辦法》的政策要點、行業影響等進行了解讀。
一系列的新聞熱點“燃爆”了電動汽車話題;而諸多信號也顯示,我國電動汽車市場的潛力也正在被進一步激發。
供給側改革、創新引領、綠色發展……十九大報告中出現了許多與汽車產業發展息息相關的關鍵詞,這既是汽車產業發展的新機遇,更是新要求。
“汽車產業是建設制造強國的重要支撐,也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辛國斌日前表示,加快發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已成為推動我國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綠色發展的重要舉措。
從目前來看,全球汽車產業正加速向電動化、智能化的方向轉變,為搶占新一輪制高點,我國也應把握產業發展的這一趨勢和機遇。
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汽車產銷量突破2800萬輛,已連續8年位居世界第一位。尤其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我國已成為最大的生產和銷售市場。2016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突破50萬輛,累計推廣超過100萬輛,占全球50%左右。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認為,禁售燃油車的時間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背后的原因。“時間表的提出對于純電動汽車企業來說是一種鼓勵,對傳統的燃油車企業來說是一種倒逼。”
《辦法》將實施“雙積分制”的時間定在了2019年,留給車企的時間非常緊迫,進軍新能源汽車領域成為了汽車企業事關生存與發展的大計。
今年10月19日,長安汽車啟動“香格里拉”計劃,宣布在2025年正式停止銷售傳統燃油車,成為國內第一個將停止燃油車銷售提上議程的傳統車企。此外,上汽集團的2020年新能源汽車年銷量目標突破60萬輛、比亞迪的“7+4”全市場覆蓋戰略等,都被業內看作新能源汽車產業提速推進的標志。
總的來看,今年在多政策利好以及禁售燃油車信號的多重刺激下,我國電動汽車市場的發展迅猛。據中汽協統計,今年9月,純電動汽車產銷均完成6.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85.2%和83.4%;截至9月,今年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4.8萬輛和32.5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51.6%和50.1%。
實際上,我國電動汽車的生產不僅在量上有所突破,也有質的飛躍。辛國斌表示,新能源車整車研發水平不斷提高,中國品牌的市場認可度大幅提升,在某些細分市場已經能夠和國際品牌同臺競爭。
電動汽車發展助推產業鏈升級
記者了解到,禁售燃油車和“雙積分”政策的出臺,其實不僅僅是帶動電動汽車這樣的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同時也會帶動上中下游產業鏈的發展,為產業鏈發展注入新的力量。
多位市場人士認為,分別作為電動車產業鏈的上中下游,鋰礦資源、動力
電池、品牌汽車,將會是未來電動車投資的三方面熱點。目前來看,上游的鋰礦資源受益最大,而動力
電池將會出現行業洗牌過程,品牌汽車則會呈現“百花齊放”的局面。
寶馬在華首家高壓電池工廠項目位于華晨寶馬沈陽發動機工廠內,據悉,該高壓電池中心正式投產后,將為全新寶馬5系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提供動力電池系統。
國際方面,記者獲悉,歐盟將出資8億歐元助力各國和地區政府以及城市當局建設汽車充電站點,在2018年至2020年間歐盟還將額外斥資2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5億元)投入汽車電池的研發。
辛國斌表示,我國動力電池產業已經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但在產業結構、制造工藝、技術創新等方面還存在諸多問題,此外還面臨國際整車和動力電池技術快速提升的巨大壓力,我國動力電池產業發展及新能源汽車的引領地位受到挑戰。
因此,辛國斌強調,我國動力電池產業發展任重道遠,還需各方繼續努力加快協同發展。今年2月四部門聯合發布的《促進汽車動力電池產業發展行動方案》,明確提出了“力爭實現單體350瓦時/公斤、系統260瓦時/公斤的新型鋰離子產品產業化和整車應用”的發展目標。
此外,記者了解到,傳統汽車轉向電動車的過程中,鋰等大宗商品需求受到正面影響。鋰是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動力電池的主要原材料之一,汽車產業向新能源轉型將帶來上游原材料格局變化,因新能源汽車發展迅猛,電池級碳酸鋰的價格預計也會走高。
自動化、共享化是大勢所趨
從汽油內燃機到新能源汽車,汽車行業一直緊隨先進科技的潮流。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蓬勃發展的今天,一場由新興科技引起的顛覆性革命正在汽車行業內展開。低碳化、電動化、智能化、共享化改變著汽車生態,汽車正被重新定義,產業正在重構。
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費、創新引領、綠色低碳、共享經濟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業內人士對此表示,報告進一步明確汽車行業要創新發展、加快轉型,加快向綠色、智能化的方向邁進。
近年來,移動互聯網等新技術突飛猛進,在資本的推動下,“互聯網+”對交通運輸行業產生持續影響,繼網約車、共享單車后,共享汽車也快速發展。近日,交通運輸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聯合發布《關于促進小微型客車租賃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鼓勵汽車分時租賃。分時租賃是指以分鐘或小時等為計價單位,利用移動互聯網、全球定位等信息技術構建網絡服務平臺,為用戶提供自助式車輛預定、車輛取還、費用結算為主要方式的小微型客車租賃服務。
業內專家表示,過去主機廠更多的是提供車輛產品,而現在及未來,更多的工作將集中在車輛出售之后,即汽車制造商將轉化為服務提供商。不僅如此,對于整個主機廠來說,它的利潤和收入在整個鏈條上也需要向后端轉移。未來主機廠將不再能賺到今天這樣的利潤,必須要在服務貿易等領域布局,例如開拓分時租賃等。
“無人駕駛車隊意味著卡車可以全年無休運行,密集的車隊將極大減少風阻,提高能源效率,并減少對道路資源的占用。因此,自動駕駛卡車將極大提升運輸行業的勞動生產率,給運輸行業帶來革命性變革。”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表示。
記者也觀察到,近日,京東“X事業部”分別與上汽大通、東風汽車達成合作,將與兩者合作研發新能源無人駕駛貨車,用于在配送中心和配送站之間的貨物運輸。
此外,今年9月初,美國眾議院通過了一項自動駕駛法案,同時參議院也正在就自動駕駛卡車立法進行調研。
相關分析人士認為,和家用轎車相比,重卡自動駕駛未來將有可能帶來更為直接的經濟影響。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