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全球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產業峰會暨第十三屆退役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會議”召開前夕,我們特邀了數位業內知名企業的高層領導人參與深度訪談,這些先鋒企業的決策者們,作為產業鏈的引領者,分享了他們在規范化發展、技術突破和循環經濟生態構建上的前沿洞見。
本合集不僅是一次權威觀點的薈萃,更是峰會的序章。讓我們以此為契機,共同探索綠色循環的未來路徑,期待與您在峰會現場攜手推動這場產業變革。
在新能源汽車蓬勃發展的當下,動力電池回收卻陷入困局——“面粉比面包貴”的價格倒掛、小作坊的無序競爭、環保成本的沉重負擔……面對這一系列挑戰,深度探討、多方鏈接合作,將有助于全球動力電池回收產業的規范化發展、技術創新突破以及綠色循環經濟生態的構建 。
峰會前夕,促進會采訪到了巴特瑞科技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焦亞偉。他在接受采訪時直言不諱:“這個行業,絕不能等同于‘收破爛’。”
十年磨劍:天津基地的破局樣本
在天津子牙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巴特瑞科技廠區里,沒有刺鼻煙霧,只有機械臂在密閉車間精準作業。“我們2013年研發退役鋰電池免放電拆解技術(FDR)時,行業還在爭論要不要回收。”焦亞偉介紹說,這項核心技術可避免傳統放電工序60%的能耗,通過物理法直接分離金屬箔材與活性物質,銅鋁回收率高達95%以上。
2021年,巴特瑞投資2.8億元的京津冀動力電池回收示范項目投產,成為國內首個萬噸級FDR商業化基地。在拆解車間,退役電池包經精細化拆解后通過精密破碎分選出黑粉、銅箔、鋁殼等材料。“每噸電池可回收100公斤左右碳酸鋰當量,再生材料純度與礦提產品相當。”據焦亞偉介紹,其再生碳酸鋰已通過天津本地正極材料廠商認證,實現“天津產-天津用”的閉環。
據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數據,該項目投產至今累計處理電池1.2萬噸,相當于減少原生礦產開采4.8萬噸。更關鍵的是,其噸處理成本比濕法冶金降低35%,為破解“正規軍干不過小作坊”的困局撕開一道缺口。
行業迷思:誰在為“變廢為寶”買單?
亮眼數據背后,焦亞偉卻道出殘酷現實,近年來公司產能并沒有得到充分利用。“退役磷酸鐵鋰電池按碳酸鋰現價倒算回收價,小作坊省去環保成本壓價搶貨,我們只能在盈虧線掙扎。”根據相關統計核算,合規企業每噸環保投入超800元,小作坊僅需30元;正規拆解線投資數億元,土法酸洗設備成本不到百萬。
這種扭曲源于認知錯位。“去年央視焦點訪談曝光小作坊污染時,我特別強調‘變廢為寶’是個危險口號。”焦亞偉認為,變廢為寶并非魔術,需要巨大的技術投入與成本支撐。現實卻是:廢電池持有者往往按“寶”的價格倒算價值,導致回收企業利潤微薄甚至虧損,只能勉強維持生存。小作坊憑借極低的成本(僅需300萬即可運作)與規范企業(投資近3億)爭搶資源,使行業陷入惡性循環。
焦亞偉犀利指出:“變廢為寶”的宣傳存在根本錯誤。它掩蓋了資源轉化需要付出真實成本的事實,扭曲了產業鏈應有的價值梯度。當廢料價格被不合理推高,整個回收鏈條的可持續性便岌岌可危。
“合資車企要求供應商相當部分材料來自再生資源,但國內缺少類似歐盟電池法的強制約束。”他提及4月北京某閉門會上的見聞:當合資車企代表強調碳足跡管控時,國內同行更關心“環保溢價誰來承擔”。
破局之道:構建區域循環的“天津范式”
面對困局,焦亞偉提出“三高三低”技術戰略。“三高”即高收益、高品質、高價值;“三低”則為:低排放、低碳、低成本。要改變當前把廢舊電池當作材料回收的錯誤做法,必須形成產業鏈的循環,實現精細化、高值化,提高行業的技術門檻和壁壘,構建穩固的價值鏈。
具體而言,焦亞偉認為,企業可從技術工藝和單體項目入手,打造示范項目,實現真正的資源化利用,形成無廢工廠,確保回收材料能順暢地向下游流動,實現有效銜接。
但僅靠技術創新遠遠不夠。他強調,政策與模式創新必須雙輪驅動。政策需“落地”而非“懸浮”:國家層面制定方向后,省一級必須出臺量化細則(如明確區域電池退役量、強制碳減排放量等),并與低碳考核掛鉤,壓實責任。
在天津地區巴特瑞的構想正在落地:這里聚集了力神電池、貝特瑞、一汽豐田等企業,形成“電池生產-整車制造-回收再生-材料企業”的產業鏈條。“我們測算過,京津冀退役電池2030年將達4-5萬噸,足夠支撐5個萬噸級基地。”焦亞偉建議借力電池ID系統,通過區塊鏈追溯區域內電池全生命周期,“讓每塊電池的碳積分可量化交易”。
未來期許:凝聚精耕細作的共識
焦亞偉堅定地看好電池回收行業的未來。他指出,盡管當前行業存在劣幣驅逐良幣的不良現象,但這只是階段性的,不會長久持續。隨著中國資源循環集團這一專注于資源循環的央企在天津注冊設立,國家在宏觀層面大力推動資源循環的決心愈發彰顯。從國家戰略安全角度來看,保障資源供應、降低對外部資源的依賴至關重要;從低碳發展層面而言,電池回收作為實現低碳目標的關鍵載體,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他呼吁業界凝聚共識:“只有當環保低碳成本被正視,技術價值被認可,區域協作被踐行,電池回收才能真正撕掉‘收破爛’的標簽,成為支撐新能源戰略的綠色引擎。”
焦亞偉已確認參加8月30-31日,在深圳召開的2025全球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產業峰會暨第十三屆退役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會議。對于即將召開的峰會,焦亞偉滿懷期待。他希望通過參會,聆聽行業內的新聲音、新思路和新想法,與同行們展開深入的頭腦風暴,碰撞出創新的火花,為行業發展探索新的模式和方向。同時,他也期待能在會議中了解到技術創新方面的最新動態,通過行業內的交流合作,挖掘潛在的合作機會,推動商業模式創新和技術創新,促使行業形成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
在新能源汽車產業迅猛發展的浪潮下,電池回收行業作為其重要的配套產業,肩負著資源循環利用和環境保護的重任。巴特瑞科技有限公司憑借其在行業內的深耕細作,已然成為行業的佼佼者,而焦亞偉的觀點和期待,也為整個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參考和方向。相信在眾多企業的共同努力和行業各方的協同推進下,電池回收行業必將迎來更加輝煌的明天,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貢獻強大力量。
當動力電池退役后:寧德時代的 “城市礦山” 計劃如何改寫回收格局?2025-07-17 09:08
|
關于舉辦 2025 全球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產業峰會暨第十三屆退役動力電池回收會議通知2025-06-20 09:23
|
動力電池退役潮將至 電池回收行業或迎高速發展2025-02-25 09:16
|
線上直播學習 | 動力鋰電池pack生產工藝培訓等您參與!2025-02-06 08:39
|
沖刺IPO!這家動力電池企業遞表港交所2024-07-30 08:40
|
中國動力電池企業掀出海潮!2024-07-19 08:39
|
總投資55億元!億緯鋰能又一動力電池項目量產交付2024-07-12 18:37
|
上半年我國動力電池累計裝車量超200GWh!2024-07-11 18:18
|
關于征求《船舶動力用鋰離子電池技術要求》 團體 標準意見的通知2024-06-25 10:18
|
無法按時交付,寶馬取消超155億元動力電池訂單!2024-06-21 18:47
|